第二百一十三章 :剿抚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百一十三章 :剿抚 (第1/3页)乾符三年,二月七日,冤句。
时间进入到二月,中原迎来了一场倒春寒,冷得让人哆嗦。
在白沟水南岸,立起了数座木栅,这些都是保义军设立的难民接受据点。
随着草军中曹师雄部的彻底覆灭,从濮州到曹州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成股的草军敢于出没了。
在这个情况下,自元月中旬以来,宣武监军使杨复光就四处派宣武军出击,先后收复了乘氏、临濮、濮阳等地,可以说狠狠捡了一把功劳。
但这些地方的情况并没有因为宣武军的到来而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
宣武军显然没把濮州人当人,如果说濮州草军占领了这些城邑后还只是对富户和土豪们下手,那这些宣武军来了后,就是直接刮地三尺,可也没有太多收获。
如此,那只能借老乡的人头一用了。
这段时间,那些派出去的宣武军,动不动就是数十,数百斩首来报功,署衙内的杨复光对此自然是一清二楚,但依旧还是将这份军功报了。
不然怎么办?和那些丘八说,民乱军的脑袋不值钱?就只有像曹师雄这样的票帅才是功劳?那还不直接让这些宣武军哗变回汴州啊。
所以,即便都晓得什么事,杨复光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只是不断发书给各处的宣武将,让他们整饬军纪,又派遣了十来个小监使到这些地方核对首级,预防杀良冒功。
但你说有用吗?当然是没用的,灾民和变民压根就没什么区别,而那些草军核心又不会在脸上刺,所以这颗脑袋到底是不是乱民,谁晓得呢?
这些小监使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告诉那些宣武将,不要做得太过分,我杨复光都晓得。
可这种自欺欺人的监督丝毫影响不了那些宣武军,因为他们心里也憋着火呢。
是,濮州西面的那些城邑是没怎么打就收复了,可是不是他们宣武军一路走过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可现在,进了城后才晓得这些地方真的是比脸还干净,他们在城内刮了三四日,任是没刮到多少钱。
也是那个时候,他们晓得,这些地方的绝大多数财富都是被草军给刮走了。
而现在,濮州草军被人保义军击溃了,那这些财富落在谁手里还用说嘛?
他们倒没有去闹,说什么保义军吃独食,让他们将钱拿出来给大伙分。
一方面是这会的藩军实际上藩镇自觉是很强的,他们并不觉得和淮南来的保义军是一伙,所以他们的战利品就是保义军的,同样的,他们宣武军的战利品也是他们宣武军的,绝不会和保义军去分。
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也挺怕那个呼保义的。
如果说他们以前对保义军的赵怀安只是片面的认为,这人有点猛,后面合营了后,了解到保义军的待遇后,又觉得这赵怀安人傻钱多。
可在秦宗权兄弟事件后,众人才晓得赵怀安是猛虎,是会吃人的。
当秦宗权兄弟和他们党徒的首级被竹竿挑着巡遍全营时,宣武、忠武皆知赵怀安之威。
对于敢于行刺他的,这位光州刺史真的是雷厉风行践行着铲草除根,那秦宗权已经是忠武军上层的权力人物了吧,甚至都不是他派人去行刺赵怀安的。
可又如何呢?人都跑了,赵怀安还带着数百骑去追杀。
睚眦必报是肯定的,但除了受害的蔡州军自己,其他的藩军们却对赵怀安很是欣赏。
我辈武人就该如此!
所以,即便在秦宗权事件已经过去了快半个月了,赵怀安依旧是众人议论的中心。
而现在,咱们这位中心人物却穿着个破旧袄子,带着赵六正在白沟水南岸的难民接收点,正视察接收点的情况。
在他的身边,到处都是类似打扮的帐下都们,在警惕地查看四周。
此时,白沟水南面一带的曹州灾民正艰难地在道路上前进。
当保义军在这里接收难民的消息陆续往南传后,一些远在宋州的难民也开始往这里逃难。
所以,这段时间,白沟水上一片忙碌,从光州、寿州、颍州、陈州、汴州的船队一直来回往返,一些大胆的商人也在冤句一带陆续恢复秩序后,带着粮食来到这里。
虽然民间商人总能比官府更及时的运来粮米,但他们却不是来做慈善的。
和赵怀安一样,这些江淮、汝颍、汴州的豪商们也看到了这些人力资源的价值。
不过和赵怀安更偏爱农民、手艺人不同,这些豪商只挑一种人,那就是长得漂亮的小孩,无论男女。
现在只要几张麦饼就能换一个伶俐孩子,只要教导两三年,再往豪家那里一卖,登时就是百倍的利润。
所以这段时间,比光州的船队还忙碌的,也就是这些地区的豪商们了。
可占赵怀安便宜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这些豪商能发这个财,不还是因为保义军稳定了周边秩序吗?
所以现在让豪商们交点维稳费,不是很合理?
而这个钱还特别好收,因为这会能进出曹州的,就全靠白沟水这一条水道,赵怀安只是让船队往白沟水上一拦,就一个别想跑。
凡是进出一趟,那些豪商都需要花百贯买一面“保”字旗,只有这面旗才能在白沟水上畅行。
你还别嫌贵,到时候你被宣武军、忠武军的人给抢了,就别哭。
那些豪商们也是有背景的,甚至不少和宣武军那边有关系,可有什么用呢?
随着宣武军节度使王铎喜气洋洋回长安,宣麻拜相,这宣武就是杨复光的一言堂了。
他本就在宣武军深耕多年,军中很多中级军将都和杨复光关系紧密,现在明面上杨复光又是第一,那宣武军上下更是加紧对齐了。
其实杨复光推荐王铎去长安为相也是有这个考虑,就是要在宣武军的新旧权力交替时,加紧集中力量。
所以这段时间从汴州运来的稻米又明显增多的了。
同时,在朝廷的赏赐还没有下来时,杨复光动用了汴州的府库,启了三十万贯钱运来前线。
其中拨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