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夜宿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夜宿 (第1/3页)夕阳西下,曹州城北外的旷野上,开始点起了一丛丛篝火,随着米饭、腊肉的香味开始飘荡在营地。
战斗了大半日的各军吏士才彻底放松了下来,开始吃着他们战后余生的第一顿好饭。
还是在宣武军的第一处大营内,保义、忠武、宣武三军的中高级军吏都聚集在这里,营内灯火通明,一些吏士们捧着一盆盆的肉食、菜蔬就往军帐里送。
照例的,军帐内杨复光在右,赵怀安坐左,右边坐着忠武军一系人,左边坐着保义军一系人,至于宣武军的十来个军将坐在两侧后,分外没牌面。
可这些宣武军将们却看不出羞愧难过的样子,相反也和一众保义、忠武军将们一样推杯换盏,吹嘘着各自的战功。
宣武军有什么战功?战功大了去了。
他们以一军十二都一万两千众为诱饵,硬生生挡住了草军数千人的残酷进攻,还坚持了大半日,为友军的反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这战功能不大吗?
是的,这就是赵怀安这么当众介绍宣武军将们的功勋时说的。
当时保义军的人个个沉默,忠武的也是目瞪口呆,只有宣武军的人是喜笑颜开,只觉得赵使君真是明白人。
就这样,经过这么一番介绍,几乎被击溃的宣武军摇身一变成了攻破曹州的功臣。
而宣武军诸将也是投桃报李,庆功宴上是一个个来给赵怀安排队敬酒,充分向这位“义薄云天”的好刺史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
赵怀安也当真了,拍着胸脯说以后就是兄弟部队,有困难直接说。
然后还真有一个宣武军将直接说,能不能让保义军将在他们营内缴获的物资送回来,然后这人话说一半就被自己人给拖走了。
没了这个不识趣的小插曲,众人的氛围越发热络。
这一次算是保义三军的第一次协同作战,双方都对彼此的实力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就比如宣武军一开始也不大瞧得上光州来的保义军,觉得又是一群外地来的臭要饭。
光州?那是什么乡下地方?不是山棚就是水匪,坏种集中地。
可就在他们的眼前,一支保义军的赤心都,仅仅五百人不到的军力就让他们开了眼。
不动如山,动就如下山猛虎,就是这一营的兵力发挥的作用比他们宣武军一半人都大。
最后人家怎么着?就这五百人夺下了北门,而他们一万人却被打得差不多弃寨而走,这就是差距。
然后呢?人家保义军这样的营头还有八个,据说在光州还有八个,这是何等凶猛?
宣武军也是见过精兵的,六年前打庞勋的时候,西北穷旮旯来的沙陀人就来了汴州集兵,那帮人的确是猛,敢突敢射,在战场上四五十骑就能冲崩掉徐州军的一个小编制都。
所以一些宣武军在内心也在嘀咕,要是这些沙陀人和保义军打起来,最后会是谁强呢?
想了想,宣武军还是觉得沙陀兵更强些。毕竟这些人打的庞勋,和现在保义军打的草军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那边,忠武军的陈州一系军将,则更加务实。
相比于军队的战力,他们更看重的是保义军的令行禁止。
战后打扫战场的时候,陈州军的赵犨和手下们也一起复原了下当时北城外的战斗经过,而他们获得的信息显然要比宣武军要更详细些。
他们晓得这支赤心都的前身应该就是寿州军的牙兵,当时在陈州的时候,赵犨还见过这些人。
而这样一支加入保义军序列不久的队伍,在这场战事的一系列行动就非常值得让人琢磨。
据说他们一开始抵达北城外战场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投入战场,而是就地防御。
可忽然这支部队就凶横地直扑石桥,进攻北门吊桥,这里面的变动很有可能是后方赵怀安下达的。
赵犨并不意外赵怀安有这份战机洞察力,他意外或者说不理解的是,为何这些寿州兵会去执行这样看似是必死的任务。
只要稍微复原一下当时的战场态势就晓得,寿州兵几乎是主动往死地里跳。
后头是出城的数千草军,城内更是数不清的草军主力,而石桥、吊桥,都有草军的防御,凭这五百兵能干什么呢?
赵犨能明白这个道理,那当时的寿州军的主将也必然明白这个道理。
可最后人家就执行了,甚至全军上下皆奋死冲锋。
而这样一支效死的部队甚至还不是保义军的老营头,甚至还是一支被夺了军权的外军,然后人家还这么拼命。
这位赵怀安到底是有什么魔力?
所以陈州军将们是对保义军又好奇,又佩服,只觉得以后光州有这样一支劲旅,以后淮西的局势还不是任凭他们操弄?
可也不是那么多人心肠都是弯弯绕绕的,就这会,不少人就喝得醺醺然,就见赵六这会正看着一个少年军将,听着旁边他的父亲在帮忙吹嘘。
赵六认识这个军将,叫寇裔嘛!当时在汴州利润楼外和神策军那帮人斗殴的时候,不就是这人带着一帮人来洗地?当时看这人老大的人,却窝窝囊囊的样子。
可此刻再看这寇裔,哪里还有之前窝囊的样子。
就在刚刚,这寇裔带着他儿子过来,主动给赵六敬酒,说是为利润楼的事赔礼道歉。
然后这寇裔就在他儿子的旁边意气风发,和赵六聊天,十句话有九句能关系到自己的儿子。
甚至本来赵六在说其他的事,最后还是能被寇裔说回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看着寇裔旁边那个俊朗英气的少年郎,这会耳朵都窘得发红了,赵六才恍然,这老寇哪里是来赔礼道歉的啊,是来和他秀他的好大儿的呀!
如果是平时,赵六早就让这寇裔有多远走多远,他不允许有比他还会吹,还会卖弄的。
不过赵六在听了这个叫寇彦卿的事后,也对这个少年武士有了兴趣。
听他父亲说,这一次宣武军诸武士,就属这寇彦卿最扎势,一人斩了十六颗核心草军的人头。
如果他父亲没过分吹嘘的话,那这位寇彦卿已有名武士之风啊!
想到这里,赵六看了一眼上头依旧在和杨复光还有许州大将周岌、陈州大将赵犨几个在热络着,心中一动。
大郎素来爱武士,这豪杰落在宣武军这孬兵里,岂不是凤凰掉进野鸡里?本来能飞的,最后长成个走地鸡。
于是,赵六再看着寇彦卿,眼睛带了几分亲近,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的个子,笑道:
“小寇个子都比额高呀,这有八尺了吗?”
那边寇彦卿还没说话,旁边他父亲就笑着接过话:
“哪里,也就是刚到八尺,年纪还小,还差着远呢。”
赵六也看出寇彦卿年纪不大,毕竟还没加冠,胡须都没蓄呢,但这么大的身量,再小能小哪去?
可当那边寇裔一说儿子的年纪,赵六是真吓一跳:
“十四?”
那边寇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