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福将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百三十二章 :福将 (第1/3页)乾符三年,三月六日,兖海军节度使治,沂州城内。
一些个兖海军军士开始将城头上飘扬的“兖海军”旗帜纷纷放下,然后换上了新的军号旗,“泰宁”。
这是朝廷在二月的时候给兖海军定下的军号,此后,兖海节度使这个从淄青镇分割出来的藩镇就此改名了,由圣上钦赐军号”泰宁”,即国泰安宁之美好寓意。
而众所周知,一旦取这样的名字,说明现实和期许往往是相反的。
泰宁军虽然变了军号,但实际上辖区并没有变化,依旧继承着兖海军之前的四州地。
其中兖州已残破,沂州饱受战火,密州境内又有琅琊盗贼蜂起自顾不暇,唯有海州一地勉强安宁,但也因为供应着沂州大营庞大的粮秣开支而被压得喘不过气了。
就在此时,一万八千淄青平卢军,一万兖海泰宁军,四千徐州军,三千淮东军,又有三千西北神策军,五百精锐甲骑,接近四万诸藩大军都猬集在沂州城内外。
这一次,平卢军节度使宋威南下支援沂州,带了本藩一半的兵力过来。
当年淄青镇有胜兵十万,是东方第一大镇,后来被肢解为三个藩镇后,每家就继承了一部分兵力。
其中淄青作为老底子,继承最多,分了四万的兵额。
这几十年间,虽然经济恢复了不少,但藩内的户口也就只能支撑这样的兵额,所以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变化过。
所以这一次宋威带着一万八千军力,相当于带走了淄青全部的野战兵力,剩下的都是各衙外军,负责驻扎藩内各要地。
此外,兖海军的一万兵力是要比预期要少很多的。
和北面的天平军一样,他们也有差不多三万的军额,可在王仙芝、黄巢变乱爆发时,有差不多七八千的兵力正在广南、容管、西川这些地方戍守。
后来草军又忽然从郓州转战到了兖州,打了当地兖州兵一个措手不及,除了被歼灭了数千人外,剩下的都龟缩在瑕丘城内。
瑕丘是兖州的州治,本就是兖州兵驻扎之地,所以才守住了城池,但其他如任城、曲阜、龚丘等地都已被草军攻破。
而瑕丘城内的兖州兵也不敢出城作战,也使得整个兖州几乎沦为草军的大后方,任由草军纵横。
如此,本就兵力不满员的兖海泰宁军又少了七八千,然后祸不单行,密州那边的琅琊群山,也有盗贼蜂起,然后又牵制了一部分泰宁军。
于是,最后能集结在沂州城内的泰宁军不过万人上下,幸亏当中精锐众多,也还算能勉强支撑着这个老牌藩镇的体面。
而城内剩下的四千徐州军、三千淮东军都是奉朝廷命令前来隶在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宋威麾下的。
然后在今年初的时候,从长安那边倍道赶来的三千西北神策军,五百精锐甲骑又进了城,使得这座沂州城彻底成了一座大军营。
这一日,从沂水下游划来一支船队,其旗帜上打着“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此船队主人正是刚刚从左金吾卫大将军位置上提拔为泰宁军节度使的齐克让。
齐克让家族本贯为幽州卢龙军治下瀛州下面高阳的武家,后来因本藩动乱举族投靠了隔壁的成德军,并成为其中相当重要的武将之家。
其中所部之博野军更是成德军之精锐,但在宪宗长庆元年的时候,成德军发生了一场大内乱。
起因是当时的节度使王承宗去世,他弟弟扛不住做节度使的巨大压力,就归顺了朝廷,然后成德军节度使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当时朝廷好死不死选了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新节度,可这人和成德镇有宿怨,当年就是他讨伐的成德,杀了不少藩内武士,所以一听此人做了新节度,藩内立即反弹。
当时的兵马使王廷凑在田弘正到任后,直接煽动士兵哗变,杀害田弘正及其家属、将吏三百余人,自称成德留后,公然反叛唐朝。
也正是那一次内乱,齐克让家族人死伤众多,他的二叔、四叔都是死在那次动乱里。
也因为此,当王廷凑公然造反的时候,包括齐氏在内的部分成德军吏士不附逆贼,投向了朝廷,并将之收编于大唐神策军,而且继续沿用“博野军”的军号。
从此,博野军就一直在奉天,担负守卫京城长安的重责,同时也承担了防秋任务。
而齐氏也在博野军中,多立功勋,到了齐克让四叔死的时候,已经一路升到了奉天镇博野军左厢兵马使的位置,成了博野军前三的将门。
在西北对党项、吐蕃的战斗中,齐氏子弟多死伤,如齐克让的二哥齐克谏就战死在了党项战争中。
但也因残酷的西北边事的磨炼,齐家这一代人多善战,尤其是齐克让自己,更是屡立战功。
而现在,这位从河北到长安的北将终于在他五十二岁的时候,跃上了他人生,也是他们家族最重要的一步,外放雄藩成了一任节度使。
此刻在船头上,齐克让望着前方樯橹森严,望楼高耸的沂州城,意气风发。
虽然此刻沂州城面临大战,虽然泰宁军最重要的兖州还在草军的肆虐中,但这位从西北战场一路打出来的老将有着足够的信心,他能应付眼前的局势。
他齐克让,必将能坐稳泰宁军节度使的位置,让他的家族成为长安又一个举足轻重的藩镇武家,与渤海高氏这样的家族比肩。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得先从那位骄横的淄青节度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