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默认

    第十四章 默认 (第3/3页)



    “但与此同时,我这里也有许多师门之物,利国利民,全数任由大人取用。”

    张居正深深的看了殷灵毓一眼。

    “满朝文武,骂我者十之八九,你与我牵扯过深,日后恐受牵连。”

    “大人在乎吗?”

    “老夫不在乎,但……”

    “那我也不在乎。”

    殷灵毓笑了起来:“还有,清查土地一事,可请陛下明发上谕,凡清丈受阻之地,暂停科举取士名额,读书人最怕断前程,自然会劝族中长辈配合。”

    张居正看着她的笑,也终于重新笑了起来,越笑越畅快。

    “好,好!老夫便忝颜拾你师门牙慧!灵毓小友可莫要怪罪。”

    “乐意之至。”

    “你方才说火耗之事,可有解法?”

    “火耗是地方官征税时借口碎银熔铸损耗多收的钱,解法有三。”殷灵毓举起三根手指,一根根往下压。

    “其一,朝廷统一征收标准,明定每两银子加收多少,不准地方擅自加派,其二,将火耗银纳入正税,由上级官府集中管理,按需拨给地方办公费用,其三,严查私征,发现多收即罢官问罪。”

    “核心是去暗为明,把灰色收入变成公开拨款,既补足地方开支,又防止官吏盘剥百姓。”

    张居正若有所思:“将火耗银明定章程,张榜公布,再命各州县将征收银两当场熔铸成官锭,百姓亲眼看着银子进官库,自然信服。”

    “虽需要增设银炉,倒是能安排些灾民做工,不过,的确可行,你既有如此见识,想必还有其他想法,不妨一并说来。”

    殷灵毓略作思索后道:“大人,如今水利失修,水患频发,可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既能灌溉农田,又能减少水患,且可招募流民参与,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张居正微微点头,摸着胡须道:“此计甚妙,只是兴修水利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金从何而来?”

    殷灵毓早有打算:“大人,若有一物,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任人塑形,可盖房作瓦,修桥铺路,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