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全球头条风暴!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四百三十一章,全球头条风暴! (第1/3页)上杉宗雪也看到了《朝日新闻》的头条。
当《朝日新闻》宣布“日本的制造业已经死了!”这句话,他差点没蚌住,忍不住笑了出来。
日本制造业的造假问题由来已久了,但是它也是有理由的。
前文曾经说过日本“承兑汇票”的问题,即只有日本这种个人无限责任制的国家才能玩得起这种所谓的“承兑汇票”,如果换在米国敢给个人这种权力,当天米国每个人都会立即发行100亿美金的汇票疯狂消费,第二天所有人就会立即申请破产。
只有日本人玩得起这种个人无限责任制,也只有日本这种耻感文化特别强烈的国家能为了自己的道德和名誉坚持承兑,哪怕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每一个被逼自杀的日本中小企业主,逼死他们的都不是银行的贷款,而是在此银行贷款上,他们起码借了五倍以上的私人借款和十倍以上的汇票!
那么,这跟造假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是,关系大着呢。
众所周知,日本从70年代经济开始腾飞起步,生产出来的日货一直都是物美价廉的典范,比他质量好的(如德国货)没它便宜,比他便宜的没他质量好,因此日货很快就在全球开始风靡热销,为日本经济的腾飞起到了最大的助力作用。
在这其中,不得不说日本文化中这种强烈的耻感文化和个人无限责任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所谓很多人曾经嘲笑过的“匠人精神”也是来自于此,虽说这个词现在已经变成了贬义词,但是在七八十年代,未进入互联网时代前的后工业时代,工匠精神是真的助力了品牌质量的,否则日货当时也不会风靡全球。
然而,问题也是出在这里。
九十年代中期,泡沫经济破裂开始,日本既没有赶上互联网的Windows时代(还顽固地用DOS系统和3.5英寸软盘很久很久),原本的时代红利和工业化红利也开始消耗殆尽,于是之前所谓的“工匠精神”反而变成严重拖累日本工业的绊脚石,但是日本强烈的耻感文化和个人无限责任制决定了他们要努力地维护自己的“颜面”和“工匠精神”。
于是之前“工匠精神”带来的物美价廉质优料精反而变成了大规模造假和互相遮掩以次充好,只是说从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期,日货在全世界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名声和好印象,导致这类问题没有被马上发现,一直到千禧年之后,日本人大规模造假的问题才开始陆续暴露,但即使如此,因为前些年印象很不错再加上依然留存了不少好品牌,导致全世界对日货的印象还不算太差,属于是又一种吃祖宗老本的典范了。
整个行业都在造假就等于整个行业都没造假.JPG!
至于制造业,上杉宗雪的评价是,制造业迟早是要死一死的。
答案很简单,我能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炒股炒地皮做IT直播带货,我为什么要进厂打螺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