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小苏哪是那种一天光想着占便宜的人?

    第325章 小苏哪是那种一天光想着占便宜的人? (第3/3页)

几个县也没精力开发这些土地,不如给我们开发。”

    陆安国揉了揉脑袋。

    “你说的轻松,这不是一亩两亩,人家地方上哪那么容易松口。”

    他现在真觉得,自己前面的定义下早了。

    小苏确实不是天天想着占便宜,因为这小子占的都是大便宜。

    他不是傻子。

    这时候他也想明白了,为啥蓝水农场着急要把这些盐碱地先划入他们农场了。

    虽然现在他还不清楚这个微生物治碱究竟是怎么培育出来的菌群。

    但他敢肯定,成本绝对不会太高的。

    苏文宸见陆安国犹豫,知道对方不可能随便一口答应。

    于是直接开口说道。

    “陆局,地方上不容易松口可以谈嘛!”

    “另外就算不说地方上开发进度慢的问题。”

    “光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也应该把这些盐碱地优先让我们治理。”

    “局长你想想,如果把这些地都划给我们农场,等这些土地都治理好之后。”

    “我们农场,每年可以多给国家上交多少粮食?”

    “这农场每年上交的粮食比例可比生产队要高不少呢!”

    “咱们现在下面的生产队,就算是公粮最高的比例也只有百分之十五。”

    “可是咱们农场单位,很多都是上缴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

    “甚至困难时候,被征购百分之八十的也是有的!”

    “所以这地划给我们,咱们局里往后每年可以征购的粮食比例可要多不少。”

    “另外局长,这地方的公粮,都是最后都是部里的农业局协调的,但是农场的粮食可是咱们农垦局出面协调的。”

    “虽然最后都是到国家粮库这个大锅里,但是哪个单位,往这个锅里倒也是不一样的啊!”

    “我觉得这事不光是我们农场有好处,这对局里更是有好处。”

    听到这最后一句话。

    陆安国不得不承认,这小子太会给人灌迷魂汤了。

    他知道后面对方肯定不会像刚才说的一样,那么痛快的上交征购比例。

    可是对方有一点说的没错。

    这粮食谁往这个锅里倒,确实是不一样的。

    哪个地方突然有粮食缺口了,上面任务安排下来,谁解决的多谁解决的少,这都是能力的体现。

    所以蓝水农场的土地多,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特别蓝水农场还是部委直属。

    不像是北大荒那边的农场,要受当地和他们农垦局双重领导。

    在进行粮食征购任务之前,还要跟当地进行协调。

    特别是黄泛区的这些盐碱地,本来就是现在计划之外的无法动用的土地。

    沉默了良久。

    陆安国抬头看了看,一双期待眼神看着自己的苏文宸。

    无奈道。

    “你别急,这事我得斟酌一下!”

    “这不是一亩两亩的!这是两百万亩。”

    “咱们现在局里备案土地最多的农场,也就是最早建立的机械化示范农场,总共也才两百万亩。”

    “你这一下子就想跃居全国前列,胃口有点大了。”

    “这要是搞成了,谈的不好,说不定人家省里的老大,得亲自去上面告我们的状去了!”

    “这我得问问领导的意见,不然这事以后就被动了。”

    苏文宸赶紧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事难办,一开始他其实是想自己去跟地方协调的,后来仔细思考了一下。

    觉得还是不行。

    主要是这种涉及土地太多了,不经过上面的话,只要有有心人一煽动就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这事苏文宸想了半天,还得是最上面同意。

    然后他们再适当的拿点好处安抚好地方,这才能比较安稳的吃下这两百万多万亩的土地。

    等这些土地治理好之后,他们农场也就补齐了最后的原材料短板了。

    后续不管是大规模养殖,还是一点点扩展到食品加工领域,或者是其他的领域。

    这样自主权都完全在自己手上了。

    特别是等后面改开之后,国企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他们也就可以顺势成立农场集团。

    说不定,最后也能成长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巨无霸央企呢!

    所以土地是苏文宸后续对农场的规划中,十分至关重要的一步棋,也是等后面改开之后,应对市场化竞争的非常关键的竞争手段。

    作为知道大势的人,他自然会提前给自己准备一些牌的。

    就像是当初他刚建立蓝水农场的时候,故意把种鸡场留在大队上。

    虽然这些牌很多未必能用得上,可是多准备一点,总比最后落到没牌可出要好的多。

    所以面对陆安国斟酌的话语,苏文宸直接恭维道。

    “局长,咱们这又不是要划地方的良田,你说是吧!”

    “所以领导那边,你还是得帮我们农场多做做工作啊!”

    “局长你放心,这要是成了,等治理完成之后,面对局里的征购要求,我们农场那肯定是义不容辞的!”

    毕竟在苏文宸看来等着两百万亩治理完,估计都是进入八十年代了。

    那时候粮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紧缺了。

    所以他对于这种口头支票,肯定是不吝开口的。

    面对苏文宸的支票,陆安国没好气道。

    “还不是划地方的良田,你这要是敢开口划地方两百万亩良田,就算你敢说,我都不敢听。”

    “行了,这事我知道了,我会去跟领导沟通的!”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们能大规模低成本治理盐碱地啊!”

    “不然跟你们场里现在一样,动用了一万多人,还有大量的口粮,半年才完成一万亩的彻底治理。”

    “这速度你要想治理完两百万亩,估计几十年都搞不定。”

    苏文宸知道陆安国的意思,直接保证道。

    “局长你放心,待会儿你去看看,就知道我们成本怎么样了。”

    不过苏文宸也清楚,如果真没这种低成本的微生物治碱办法。

    还真就得几十年时间才行。

    因为据他了解,正常的发展路线,是后面一直差不多到千禧年左右。

    各种技术和科技,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后。

    才总算是彻底解决了黄泛区这块在中原腹地,虽不要命却也很恶心的疥癣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