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特区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增补委员名单!
第346章 特区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增补委员名单! (第2/3页)
毕竟特区还是个新概念,职位什么也都是没有形成规定。
所以下面参会的人,对于苏文宸这位由上面领导亲自过来站台的一把手,还是十分有敬畏感的。
特别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谁也不想这把火先烧到自己屁股上。
苏文宸环视一圈又继续道。
“牌子挂上,意味着特区的担子就正式落下了。”
“咱们四县一场接近三百万人民群众的眼睛在看着,国家投入的每一分钱、调拨的每一粒粮食,都指着我们把它变成实打实的粮食,牲畜,还有治好的土地!”
“这不是嘴上喊口号就能成的,都需要有人去治理,去管理,去落实!”
“我不管你们之前各县是什么作风,以后在我这里首先就是踏实务实。”
“你们下去也传达好我说的话,今天我强调过后以后我不会再多强调,直接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听到这番话,下面一群人心情才刚刚沉重起来,结果后面苏文宸的话,更是让四人心脏仿佛都提到了嗓子眼的边缘。
因为苏文宸拿起桌上准备好的名单,没有任何修饰和铺垫,直接切入核心议题。
“宣布特区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增补委员的名单!”
显然这话可是四县领导最关注的,如果能入这个增补委员的名单,那就代表以后的发展前途最起码就不愁了。
如果入不了,那就算还是兼任县里的领导,后续也肯定会被以前的同僚超过的。
这代表天生就矮人一等。
所以事关自己的前途,要说一点不激动,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苏文宸也没有耽搁,用平稳而清晰的语调宣读起来。
“增补砀山县革委会主任王荣山同志——!沛县革委会主任李琨同志——!萧县革委会主任赵国华同志——!丰县革委会主任施英端同志——!”
“还有蓝水农场一分场革委会副主任郭向阳同志——!”
“以上五人正式增补为特区管理委员会委员一职。”
随着每念一个名字,被念到的人都下意识地长舒了一口气,身体前倾,露出混合着激动和轻松的神情。
他们都清楚自己只要被纳入管委会委员,就代表一旦特区发展起来,上面自然会根据后续特区发展情况确立明确的编制。
当然如果发展不起来,最后出差错了,那自然是啥都没有的。
所以苏文宸这也算是先给了一个甜枣了。
他很清楚,在自己的前途都没绑定在特区上,要说对方会多用精力发展特区,他是不太信的。
而现在不管是从前途还是从上级安排的任务。
各方面来说,他们都需要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特区建设。
苏文宸明白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管的过来三百万人民群众的。
特别还是刚刚成立的特区,底子太薄,即使有上面领导站台。
必须得充分调动下面领导的积极性。
所以后面苏文宸也立即给四个县跟过来的其他领导,还有他们农场这边的几个其他领导都画了一个饼。
“这只是管委会核心成员的第一步调整。”
“后续具体负责方向和工作分工,到时候如果有同志任务完成的出色,管委会这边会充分考虑继续增补委员的名额。”
见苏文宸这么说,特别是下面原本各县的副职领导,那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他们发现,这特区成立后,对他来说来好像还真是一个好机会。
以前必须得等县领导退了或者是升了才有机会,现在特区成立这好像位子一下子多了不少啊!
而且到目前为止,他们也多少了解这位的作风了。
对于做出成绩后,这位领导会不会兑现承诺,他们还真不太担心。
得益于苏文宸长期积累的好口碑,虽然他平常喜欢画饼,可是他的饼基本都是兑现了。
所以没人觉得苏文宸只是随意说两句。
苏文宸见到下面一个个向往的眼神,也知道短期内积极性肯定不用担心。
想到这里拿起自己桌子上的几个,朝着四个县的领导分别递过去。
“这是我对你们四个县的初步规划书。”
在四县领导接过之后,苏文宸首先对着砀山县的王荣山说道。
“你们砀山县目前是特区负担最轻的一个县,土地最少,人口也最少,我对你们县的定位是果园经济和林下经济并行。”
“特别是后面的林下养殖,搭配好咱们的蓝水金羽这种高端散养肉鸡,后面几年是后续我们特区出口的主要力量。”
王荣山听到这话直接兴奋不已。
“主任,你放心我回去就召开研讨会,马上落实林下养殖概念,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规模,给咱们特区赚来大量的外汇。”
王荣山没想到金羽鸡的出口,居然直接落在他们县了。
显然他很清楚,这时候谁能赚外汇,自然也会相应得到的资源倾斜就会多。
苏文宸摆了摆手。
“这方面必须要要注意密度,到时候你们派人去蓝水总场那边仔细调研。”
“总场那边年初就已经开始研究林下养殖了,这长时间肯定对于密度摸索出一些门道了。”
“比你们自己闷头尝试要好得多,虽然鸡群规模要扩大,但是不能以伤害梨树的前提下扩张。”
“我要的是相辅相成,特区的发展不能是牺牲一种选择另一种!”
“如果因为你们不管养殖密度,肆意提高养殖规模,造成梨树大量烧死引起的酥梨减产,我第一个找你王荣山。”
听到苏文宸不容置疑的话,王荣山也知道领导的意思。
“主任,我明白了,我们县里绝对不会只追求效益,而无视梨树健康肆意提高养殖规模。”
苏文宸满意的点点头。
“李琨同志,你们沛县这边作为特区的唯一拥有广阔水域的县。”
“后续还是要以发展水域经济为主。”
听到苏文宸这话,李琨就没有王荣山那么激动了,顿了顿之后才有些迟疑的解释起来。
“主任,我们县不是没想到大力发展水域经济。”
“可是我们是微山湖的西岸,咱们这边地势比东面低不少,只要雨季一发水必淹我们县里。”
“特别是现在一到夏日雨水增多,二十年前建的湖西大堤现在的防洪能力已经明显不足。”
“现在一旦进入大规模雨季好多沿湖生产队这个时候都住在船上了。”
“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那边还是要先加固湖西的堤坝,不然我们那边一旦遇到一次强降雨,就容易超过之前老堤坝的设计标准。”
“那个时候就算发展的再好也容易被直接冲毁。”
苏文宸听到这个情况也是点点头。
“你说的这个情况确实有道理,所以后续你们沿湖堤坝必须得持续的加固,并且还有后续的内部圩区的治理也要提上日程。”
“这样你们那边先疏通,清淤疏浚,确保排水畅通,这是持续性工作,慢慢来就行了。”
“等后续砀山县的蓝水金羽出口规模慢慢起来。”
“我会跟上面申请笔外汇,直接用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加固大坝!”
“在此之前你们的水域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