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领导能乐疯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29章 领导能乐疯 (第1/3页)

    古朴的白瓷枕,就如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深处的大门。

    久远的画面一幕一幕,如走马灯。

    厅堂的正墙上,挂着徐邦达先生的遗照。正中摆着长案,铺着一张画了一半的山水图。

    林思成左右开弓,一笔勾勒,一笔渲染。

    长案前,单国强(故宫研究员,师从字画泰斗徐邦达)双手后背,拿着一根戒尺。旁边,王老太太闭着眼睛靠着椅子,怀里抱个紫砂壶,还冒着热气。

    林思成正画的认真,老太太睁开眼,突然想到似的:“老单,乾隆题过诗的那樽瓷枕,你还记不记得?”

    “乾隆题过诗,师姐说的是定窑孩儿枕?”

    “不是,是养心殿那樽。”

    “哦,定窑珍珠地剔花!”

    “不是定窑,是乾隆搞错了,文物局昨天才发的简报,说是山西运城的什么窑烧出来的。用的也不是剔花工艺,而是刻花填彩。”

    单国强怔了一下:“乾隆懂什么定窑山西窑,要搞错,也是内务府搞错了!”

    老太太笑了笑:“反正是搞错了……简报里说,山西发现了从北宋到明代的新遗址,光是宋金时期的作坊就有四处,废瓷坑三十多个,完整器挖出来了一千多,残器更多,有上万件……”

    “除了白地黑刻花瓷器,还有从北宋时就专贡皇室的白青釉、三彩陶胎枕……我记得国博收藏了好多,以前都说是定窑和磁州窑的,结果不是……”

    “山西出了宋瓷,还是贡瓷?”单国强一脸稀奇,“搞不好,能入选今年的考古新发现……”

    “肯定的,完整的宋金瓷窑遗址群就没几处,听说这次的保存的相当好,完全可以复原宋金制瓷流程……”

    “咦,那板上钉钉!”

    山西发现了贡窑,要入选全国考古新发现?

    稀奇了……

    林思成一时新奇,停下了笔。但刚悬起手腕,戒尺照手拍了下来。

    “啪”的一下,林思成疼的一呲牙。

    笔尖禁不住的一震,洒出一蓬墨星。

    完了,画了整整一周,就这么废了?

    “撕了重画!”单国强冷哼一声,“没说不让你听,但谁让你停了?”

    林思成讪讪一笑,低眉耷眼的把废了的画揉成了一团。

    老太太抱着紫砂壶,“呵呵呵”的乐……

    那是哪一年?

    2016。

    看他盯着瓷枕,一动不动,王齐志轻轻的咳了一声。

    林思成如梦初醒。

    养心殿的那樽诗文瓷枕,他只是顺带着瞄过两眼,所以只是约摸有些印象。

    包括当时两位先生聊到的时候,他也只是好奇了一下,并没有特地去研究。

    所以,要不是碰到了眼前这一樽,还真不定能想的起来。

    但乾隆睡过的枕头,是什么概念?

    他还专程题了诗,让工匠把御笔刻在上面,可见有多喜爱?

    但这只是其次,重点是老太太说的那些。

    以前,学术界和史学界公认,山西没出过名瓷。

    山西发掘的古代窑址其实不少,宋金时期的也有,比如霍州窑、平阳窑、榆次窑、怀仁窑、长治窑、平定窑……等等等等。但全是民用瓷,连名瓷的边都沾不上。

    这下好了,不但有了,还是贡瓷。

    更关键还在于,已发掘的这些,产业链都不全,无法组成对应关系。说直白点:要么没有练泥遗址,要么没有施釉遗址,要么没有任何测温设备出土。

    只要烧瓷,这些肯定得有,问题是没发现,没出土相关遗迹,配套不完整,导致没办法系统性的研究。

    但老太太说,这次的发现完全可以复原宋金制瓷工艺流程,那这个绝对是山西首个完整宋金时期的瓷窑遗址群。

    以及新配方,新工艺,新科技……

    一、二、三、四、五,只要占一项,就有可能冲一冲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何况五点全凑齐了?

    单先生没说错,板上钉钉……

    暗暗感慨,林思成放下瓷枕:“两位老板,开个价!”

    两人很客气:“林老师,你看着给就行!”

    明白了,应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