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下冰崖步步惊魂魄 论枪法课课新话语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三章
下冰崖步步惊魂魄 论枪法课课新话语 (第1/3页)第二天,拉错打开装备包把装备拿出来:冰镐、冰斧、高山鞋、手杖、头盔、安全绳、安全带、保暖衣等。嘎木看了一下说:“你们专业的,装备就是齐全。”嘎木又把他们俩装备仔细检查一遍,拉错见这哥俩的装备并不比他的差,叹道:“哥啊!你们的装备比我的还全呀!有的我都没见过。”嘎木微微一笑说:“你没见过的,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是他们每次上山和下山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看起来不起眼东西,用起来挺顺手的。”
天刚鱼肚白噶发的爱人做好了早饭,三人吃过饭后,背起装备向唐古拉山进发。清晨的小山村烟雾缭绕,小路上有两三个行人,噶发兄弟俩向他们一一问好。大约走了半小时就开始上坡了。沿途的景色从绿色慢慢变成黑褐色,茂密的森林也渐渐变得稀疏了。三人爬上了一座小山,山上的雪不太厚,但雾非常大,噶发对拉错说:“兄弟,你现在能辨别方向吗?”拉错看了一下说:“这里海拔才四千多,可雾太大了,方向……”拉错看着漫天的大雾摇摇头说::“你真的把我问住了。”嘎木指着前面隐隐约约的雪山说:“我们的背后这就是北,你忘了?我们走的是北坡吗?”噶发告诉拉错:“等上了前面那座山雾就散了,就能看见太阳和美丽纳木错湖了。”
三人顺山而下过了一条小河,又朝着前面高山走去。走到半山腰噶发说:“咱们在里歇会,顺便把羽绒服和登山鞋穿上,前面这座山顶海拔四千八百多米,非常冷。”三人换上羽绒服,穿上登山鞋继续向上攀登。三人又翻过一座小山梁,眼前的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川。登山鞋的铁钉把冰踏的“嘎嘣,嘎嘣”响。这时,冰川上的雾渐渐地散开了,太阳也露出来了,光芒把白色的冰川照的十分耀眼,噶发让嘎木和拉错戴上了防护眼镜。
三人顺着冰川缓缓地往上走,来到一座二十几米高的冰崖下,噶发对拉错说:“这座冰崖叫‘悔过崖’,传说美丽的姑娘纳木错和英俊的小伙唐古拉在草甸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定下了终身。在一次偶然间,他俩得罪了冬冥神,愤怒的冬冥神在草原下了一个月暴雪,把唐古拉的牛羊全部冻死了。唐古拉和冬冥神大战三天三夜,但最终不敌冬冥神,被东冥神抛在了山下。昏迷的唐古拉被一个姑娘救回家,经过这个姑娘七七四十九天的悉心照料,唐古拉苏醒了,可却失忆了,忘记了他的妻子纳木错了。后来唐古拉和这个姑娘相爱了,两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又过了很久很久。一天,唐古拉来到这座冰崖下做了一梦,梦见他的妻子纳木错在草甸上叫他的名字。醒来后他想起了自己和妻子纳木错,在草甸上一起骑马放牧,一起挤奶做饭的情景,不禁流下眼泪。他立即起身下山寻找纳木错,当他走到草甸时发现一个巨大的湖,但他们房子不见了,纳木错也不见了。后来一个神仙告诉他:你走后纳木错整天哭呀,哭呀,最后变成这湖水了。唐古拉听完大叫一声,向深山跑去,最后化成了唐古拉山了。”拉错听完了美丽的爱情故事,突然想起他的卓玛了,不知道卓玛在西都训练的怎样?
早饭过后卓玛给队员们授课。教室里队长巴桑拉姆和教导员白珍,以及二十个队员整整齐齐坐在课桌上。卓玛刚走上讲台,教导员大声喊道:“起立”,卓玛被高昂的声音吓得一激灵,接着学员们齐声喊道:“老师好!”,卓玛苦笑道:“大家好,请坐下。”由于,大家习惯了部队听从首长的统一指挥,学员们听了卓玛的口令后还是直挺挺站着,巴桑拉姆见状叫道:“老师让坐,你们还在站着干什么!”队员听了巴桑拉姆的话后“唰”的一声都坐下了。看了这阵势卓玛笑道:“看了各位刚才齐刷刷的站姿,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部队大院里,解放军叔叔们穿着绿色军装,站着笔挺的军姿,喊着激昂的口号,跑着威武的步伐,就梦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要做一名军人。”听卓玛说起部队生活,巴桑拉姆一下子来了激情,说道:“老师,您父亲也是当兵?那我们就有共同语言了,那部队里?”教导员白珍见巴桑拉姆要谈部队里的生活,赶紧拦住说:“队长,我们是听老师讲课的。”巴桑拉姆意识自己的错误,不好意思地说:“对对,听老师讲课,听老师讲课。”白珍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我们特警队没有队长和教导员,只有老师,请大家听从老师指挥,这是命令!”见队员们齐声声回答是,卓玛说:“教导员说的不完全对,应该是我讲得对,才听我的,讲的不对就不能听我的。还有大家需要转变一下,我们现在是地方,不是在部队里,大家不要像部队里过于拘谨。”
卓玛看着一个个严肃表情继续说:“我一看大家的表情,我就紧张,一紧张就不知道如何讲课了,请大家不要把我当老师,我们互相学。”卓玛在黑板写下“犯罪心理学”五个字,说道:“今天我们讲犯罪心理学。什么是犯罪心理学呢?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研究犯罪分子的犯罪作案动机和他的心里缺陷,传统犯罪心里学认为,金钱、性YU、嫉妒和仇恨,这几宗罪是引发犯罪分子作案的主要动机。一些数据表明,大部分犯罪嫌疑人的内心或阴暗、或扭曲、或邪恶,这些或许是他们走向犯罪道路的根源。为了寻找犯罪行为的心里根源,法律界和学术界展开了犯罪心理学研究,以探讨犯罪分子作案前后的心里变化,从而提前制止暴力犯罪,保一方平安。”
第二节是桑培的解救人质和体能素质课。首先,桑培就在解救人质时如何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桑培在黑板写下:如何快速解救人质。桑培讲道:“在当今的花花世界里,社会上的一些种种不公,导致了一些犯罪分子的内心严重失衡,他们在走投无路情况下,把手伸向了无辜的老百姓,以博取社会的关注与同情。我们特警的任务就是在保证人质的安全情况下,以最小的代价制止犯罪,解救人质。”桑培讲道:“那如何才能保证人质安全呢?”桑培在黑板写下:1,安抚犯罪嫌疑人的情绪,2,狙击手就位,3,伺机而动。桑培讲道:“一,安抚犯罪嫌疑人。当犯罪嫌疑人绑架人质后,他一下子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一只惊弓之鸟,周围任何过激行为和举动都会导致他侵害人质。所以我们到达现案发场后,首先要疏散围观的群众,积极安抚犯罪嫌疑人的情绪,听他的诉求,答应他提出条件。但如果遇上丧心病狂的犯罪嫌疑人,他不和我们谈判怎么办?”汉族小伙子杜树庭说:“那就击毙他。”桑培:“对,如果犯罪嫌疑人有十分危险的举动,那我们就要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打击他。这就涉及到我们狙击手就位了。”桑培又在黑板上写下:狙击手首先要选好位置。他接着讲:,二,狙击手如果位置选不好,就会出现误伤人质和群众。犯罪嫌疑人绑架人质时往往选择人员密集的地方,当他们绑架人质后又隐藏在较为隐蔽的空间里,如果我们没有选好有利地形,就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分子,还可能伤及人质和无群众。”桑培又在黑板写下:应变能力。他讲道:“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三,伺机而动。伺机而动就要考验我们的狙击手应变能力,一般来说,狙击手要具备敏锐的头脑和过硬的心里素质,就是在能打击时,绝不拖泥带水,绝不给犯罪嫌疑人留下一丝机会。”
第三节是刘伟网络信息课。刘伟讲道:“我们人类从上个世纪末就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就是把各个方面的信息汇总在一起。比如我们的电脑、手机和监控系统等。它的功能是通过大数据处理和筛选,把犯罪嫌疑人的生活状况和行动轨迹,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到指挥现场。让现场的特警队员及时了解该犯罪嫌疑人的最近生活状况和和犯罪动机,这对解救人质和挽救犯罪嫌疑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刘伟黑板写下:网络性质与目的。他讲道:“网络的性质与目的,它在我们公安系统里主要作用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打击与惩戒犯罪,保障百姓安居乐业。”
卓玛和刘伟编写教程,桑培和三个狙击手练射击,其他队员训练日常课擒拿格斗。因特警队队员都是部队退役人员,在部队上是百里挑一的特殊个体,他们的体能、格斗和射击都是超一流的,所以,在擒拿格斗这方面是不需要培训的。狙击手除了日常的射击技术训练和参加体能训练,其他队员每天必须训练擒拿格斗,枪械操作,汽车和摩托车技巧演练等。
桑培和三个狙击手在射击大厅进行封闭训练。首先,队员们要在射击跑道上来回折返跑,一是训练体能,二是训练狙击手在快速奔跑后,心跳能不能快速恢复平静,这对狙击手枪法非常重要。体能训练完毕后就是手枪和长枪射击训练,射击训练包括站姿射击、跪姿射击、爬行射击、仰卧射击、定点射击和移动射击等。下午,桑培和三位狙击手完成了各项射击训练,桑培在一旁擦拭枪支,见杜树庭和两个狙击手你推他一下,他推你一下,好像商量着什么。桑培问道:“小杜,你们这是?”杜树庭小声地说:“桑培老师,听说您是雪域公安系统射击大赛冠军,想和您切磋一下枪械拆卸还原。”桑培一听笑道:“你们听谁说的,什么公安系统射击冠军,这哪能和你们特种兵比呀!”杜树庭:“老师,您说是身经百战前辈,我们虽是特种兵,但没有实战经验,所以想?”桑培看着杜树庭期盼的眼神说:“那我们互相学习?”一场比赛开始了,桑培和杜树庭站在两张桌前,
两个桌子上摆着两支拆卸开的*****,一个队员手拿秒表准备说开始时,被另一个
因没见过枪
所以不会写
噶发指着冰崖上的铁环说:“兄弟,这铁环是我们的祖先钉上去的,怎样攀爬就不用我说了吧。”拉错看着笔直冰崖感叹道:“怪不得人们不敢从北坡上山,你们祖先太伟大了!敢挑战这么高的冰崖,就是有现代化装备,第一次也不好攀登呀!古人的智慧就是了不起呀!”嘎木说:“这不算什么,最难得还在后面呢。”
噶发双手举起冰斧猛地砸向冰崖,两个冰斧的尖刃牢牢钉在冰崖上,噶发将左脚往冰崖一蹬,鞋底上的钢钉也钉在冰崖上了,他双手用力把自己拉上了冰崖,在身体站直了的同时,将右脚也提离地面蹬在冰崖上,此时,噶发的身体全部贴在冰崖上了,完成了攀登冰崖的第一步。噶发开始第二步攀登,右手拔出冰斧,再次把冰斧钉在头顶上面的冰崖时,跟着右脚提高再次蹬进冰崖上。就这样噶发左手往上一探,左脚跟着往上一蹬,右手往上一探,右脚跟着往上一蹬。爬累了就把保险绳套在保险环上歇会。噶发爬了六七米后,拉错也上了冰崖,噶木在最后。
一小时后三人陆续爬上了冰崖,崖顶上面是一个缓坡。三人收起各自的装备和绳索,在崖顶上休息了一刻钟,噶发站起来说:“走吧,拉错兄弟,这个坡叫‘望湖坡’,从这里慢慢向上走,美丽的纳木错湖就会一点一点地展现她婀娜的身姿。”拉错一边爬一边回头眺望,大约爬了十几分钟后,拉错看见远方有一线弯弯的,蓝蓝的,像少女的眼眉一样,那蓝蓝的眼眉跟着拉错的脚步,慢慢地变成了一只蓝色的眼睛,在飞驰的云雾间,一闪一闪的,好像少女挑动着眼皮向拉错示好。看到眼前的美景,拉错不由地赞叹:“这蓝色眼睛太迷人了,特别是在流云飞过时,那眼睛一闪一闪的太迷人,让人把刚才劳累全忘了,”拉错想起纳木错和唐古拉山的传说,不由地大声喊道:“哎!纳木错,我爱你!我爱你蓝色的眼睛,我爱你白色的云彩!爱你绿色的草原!”拉错深情的呼喊把噶发弟兄俩逗得嘎嘎地笑,嘎木边笑边说:“拉错兄弟,你和六世佛祖一样都是xing情中人,我们两个从这里爬了二十多年了,都没发现蓝色的眼睛。”噶发也看着纳木错湖说:“嘿,还真是啊,云彩飞过时还真像人在眨眼睛,老辈人叫‘望湖坡’,我看不如叫‘飞眼坡’。”“飞眼坡,这比‘望湖坡’多了一份诗意,呵呵!”拉错说。听了拉错的话噶木说:“那以后就叫‘飞眼坡’吧。”
中午时分三人登上了6134米的雪山。此时,太阳当空,云雾散尽,纳木错湖的迷人景色净收眼底。纳木错在藏语意思是“天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海拔四千七百米,面积大约两千平方公里,蓄水量七千六百八十亿立方米。在蓝天和雪山的映衬下,深蓝色的湖水像少女纯净的眼睛,凝视着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草甸上,洁白的羊群如一团团云朵,随风游荡着,蓝蓝的湖水中,飞翔的鸟儿们像蒙在少女脸上的轻纱,一会儿撩起,一会儿盖上,将迷人的纳木错湖妆扮的更加水灵、迷人。
拉错边吃干粮边欣赏美丽的风光,从南望是唐古拉山的四座姊妹峰,从北望是一览无余的纳木错湖,蓝天和湖水在远处交汇变成了一色。在茫茫的雪山中,拉错仿佛走进圣洁的殿堂,静静地感受着上天赐给人间的眷顾。
三人继续向雪山攀登。拉错远远看见两座高山问道:“大哥,这两座山是什么山?”噶发:“西面是仙人峰,听说有六千多米高,东面是太阳峰,就是这两座大山挡住了大风,”噶发指着前面像梯阶形的雪山说:“把这里吹成了洗衣服的搓板。”三人拄着雪杖走了一阵,噶木走到一个避风处,一屁股坐下说:“歇会,歇会,这段搓板路看上去不陡,但也挺费力的。”拉错坐到他旁边说:“嗯,确实挺耗体力的,可能和海拔的高度有关系。”拉错说着看了一下登山表说:“现在海拔高度是6572米,怪不得我全身没有力气了。”噶发说:“拉错兄弟,亏你是受过专业训练登山队员,要是一般人到了这个高度就是极限了。”拉错:“是啊,五千到六千的高度是专业和非专业的瓶颈,一般人很难突破的。”此时天色已晚,拉错问噶发:“大哥,我们现在的位置离喇嘛庙还有多远?”噶发说:“远着呢,翻过前面的锯齿山就离今晚驻地不远了,顺利的话抹黑就到了。”
锯齿山因东面太阳峰和西面仙人峰的阻挡,使中间形成了狭长的风口地带,在千百万年来的大风作用下,吹成了锯齿形状,所以叫锯齿山。拉错看着锯齿山就数起来:“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银色的大锯齿,太壮观了,就是海拔太高了,如果是三千米的海拔,就这七个大锯齿,早成了滑雪爱好者的天堂了。”噶木笑呵呵地说:“如果这里能滑雪,我们就不用采雪莲了,当个滑雪教练多自在,哈哈。”噶发见噶木和拉错一唱一和说的非常欢实,笑道:“你们两个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如果锯齿山降上三千米,能有这么壮美的奇观吗?”噶发的提问,一下子把两人的雅兴给止住了。噶发说:“我们马上要过一道险关,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迎接象鼻岩的挑战!”噶木知道象鼻岩的凶险就低声对拉错说:“兄弟,老大说的对,前面的象鼻岩就是个鬼门关,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拉错点点头跟在他两后面向第一个锯齿山爬去。
拉错目测一下锯齿山的坡度大概有五十度,高度有六七十米。三人双手拄着手杖,鞋底的钢钉把雪山踩得“嘎嘎”响。大约用了半个多小时,爬上了第一个锯齿山。拉错站在峰顶,见前面的几个锯齿山一个比一个矮,坡度也比第一个缓了不少,心想:这锯齿山也没什么凶险地方嘛,干嘛弄得这么紧张?他想问个明白,但没好意思张口,毕竟人家是自己请来的帮手,又是这条路的常客,经验肯定比自己多的多。比起上坡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