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一十八、地下深处的前行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两百一十八、地下深处的前行 (第1/3页)

    随着装载在地龙飞船里的货仓被单独分离出来,这一次也一同在飞船上的突击小队也开始了最后的测试。

    “当前温度为两百一十五度,外部压力为九个大气压,突击小队已经完成分离。”地龙三号的操作员林默汇报着最新情况。

    按照一开始的计划,地龙飞船并不会直接进入虫族沉睡的大空腔里面,以免惊醒虫族,而是会停在距离空腔还有最后一点距离的地方。

    此时,在停止的三艘地龙钻地飞船右侧不到两米的岩层外,就是一个被当做试验场所的空洞。

    辅助钻头慢慢的挖开了最后的距离,将装有引爆装置的机械车和三名小队成员送入了空洞。

    此时,这三名小队成员全体都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跟在机械车后面慢慢的往空洞前方走去。

    在他们的头盔面罩上面,大量虚拟的虫族密布在整个空洞当中,时不时还有裂缝和其它难以通过的地形。

    这些都是指挥中心根据推测的情况布置出来的测试背景。

    “突击小队请注意,请严格按照头盔上显示的路径前进,遇到相应的障碍物和裂缝,必须按照预设的情况通过。”

    “此外,当你们离地龙飞船的距离超过一百米,通讯设备就会失效。”

    “在接近虫群之后,为了防止可能出现唤醒虫族的情况,你们小队之间的所有无线通讯也会被停止。”

    “你们只能通过机械车提供的有线联络装置来进行小队间对话,如果线路断裂,那就只能靠手语或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注意,你们所处的位置在地下六十千米,一旦发生任何意外,都不可能进行对应的救援,请一定要小心。”

    “地龙三号将在原地等待,直到你们返回或者超出预定时间。”

    “收到指令,突击小队开始执行测试程序。”队长刘锦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所有人打开照明设备。”。

    作为这段时间训练进步最大,成绩最突出的成员,他被挑选为测试小队的队长。

    另一名队员陈树清走在队伍中间,他的防护服比其他两人略显笨重,因为里面加装了额外的点位和地形扫描装置,以便小队能够顺利找到母虫的位置。

    负责后勤和联络的林雨不断检查着机械车后方拖着的四根数据线——那是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络保障。

    小队成员刘洋走在最后,作为小队的技术专家,他负责监控机械车的运行状态和安置引爆装置。

    “温度度数稳定在215度,压力9.1个大气压。”林雨报告道,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