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我的参汤

    090我的参汤 (第3/3页)

想想。这才好了几年,就这么排场起来了,那百年的老参,她竟然有好几根,我怎么不知道?你说,她那屋子里藏着多少好东西?都往她娘家搬。这份家业,可都是我大儿挣下来的,我们家还没有享福呢,她家倒先占上了。她那舅妈,一月上门一次,带走了多少好东西?”

    管事媳妇不好搭腔,只是尴尬地笑。老太太今儿越发唠叨了,竟然对她一个仆妇说起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她可是太太的人,她男人跟着洪大人鞍前马后地跑,太太抬举她,让她管着这后院的一堆杂事。老太太这话她可不敢应和什么。

    管事媳妇走后,老太太也乏了,吃了中饭就去榻上眯着了。她这一睡,得一个时辰。老太太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司昭与坐在外间守候的丫鬟闲话。

    “太太娘家是哪里人?方才听说舅太太常来府上找太太打秋风。”

    司昭一脸八卦地问小丫头。

    小丫头年纪小,感激司昭这二日除了画画,替她做了不少活,让她得以躲懒,当下就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司昭再到马车上的时候,不等周锦绣发问,就主动说起今日探听到的事。周锦绣嗯了一声,似乎不是很在意:“洪放大小也是个指挥同知,这点家底应该还是有的。”

    司昭不赞同:“指挥同知的俸禄一月百两,但是要维持一大家子的生活是不够开支的。”

    平连章每年1000两的俸禄也是不够一家大小开支的,全靠祖母的铺子以及娘亲陪嫁来的几处庄子贴补,才能在京城过得滋润。母亲当年还感叹,谢家是大户人家,虽不缺房产,但姐姐的陪嫁铺子还是拿出来二个,多少也有给姐姐撑腰的意思。

    照小丫头的说法,这洪家另外二房还在老家受着穷,都靠老大每年寄钱养活。洪放没有祖上的积累,也没有其它产业,兄弟姊妹在乡下受穷,老母亲也在院子里种瓜种菜的,家里却一下子能拿出百年的老人参好几根。人参不稀缺,各家都有备些,但有年份的且上了百年的,当真稀罕。

    周锦绣眸子亮了一下,他一时没有作声。

    双瑞也表示赞同:“公子你忘了。去岁舅太太的媳妇生孩子脱了力,到处找老参,最后还是王妃那里找了一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