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舒尔茨来信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35章 舒尔茨来信 (第1/3页)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大厅,

    国王学院大厅的扇形拱顶高耸入云,彩色玻璃窗将午后阳光折射成几何光斑,与IMO标志性的蓝金色旗帜交相辉映。

    哥特式浮雕下的主席台悬挂着巨幅IMO题板,展示本届竞赛的经典题目,两侧分别陈列英国皇室徽章与历届IMO满分选手的铜质名牌。

    600名参赛者与嘉宾身着正装,在橡木长椅上就座,长桌铺着深蓝色绒布,摆放刻有斐波那契数列的铜制桌签。

    剑桥大学数学系主任考切尔以拉丁文致辞,管风琴奏响改编自希尔伯特23问的旋律。

    坐在前排,听到这奇妙的旋律,陈辉想到了李泽翰,想到了在燕北大学时李泽翰演奏的钢琴。

    如果李泽翰在这儿,他应该会对这首曲子很感兴趣。

    “现在,有请来自华夏的数学家陈辉为此次获奖者颁奖!”

    随着考切尔的话语落下,坐在中间位置的几位华夏参赛者顿时骚动起来。

    这次华夏的领队是燕北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并不认识陈辉,但也听说过陈辉的事迹,看着起身的那个年轻人,自豪感油然而生,总算是等到这一天了,他们华夏的数学家,也能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作为颁奖嘉宾了!

    “哇,竟然是陈辉耶!”

    史浩佳惊呼一声,眼中满是兴奋的光芒,他参加数学竞赛就是受到陈辉故事的鼓励,陈辉早已经成了他的偶像。

    “好家伙!”

    梁沛轩一拍大腿,怪不得陈辉说会给他一个惊喜。

    可惜他并不是很争气,这次只拿了个铜牌,算是这次国家队最拉胯的选手了。

    但他已经尽力了。

    他本就不是天赋异禀的选手,一路是靠着勤奋才走过来的,没想到这一届题目难度大幅提升,甚至这一届都没有一个满分选手。

    这样的难度,对他这种努力型选手很不友好。

    “陈辉?”

    坐在梁沛轩旁边的邓乐岩喃喃自语,看向正缓步往颁奖台走去的陈辉,忽然有些恍惚,他想到了去年在萨克雷大学的那个下雨天。

    明明才过去一年,他却感觉仿佛过了半个世纪,就连记忆都变得遥远。

    “恭喜第66届IMO金牌获得者邓乐岩……”

    听到颁奖台上念到自己的名字,邓乐岩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看向同样正笑着往这边看来的陈辉。

    长叹一声,邓乐岩站起身往颁奖台走去。

    去年这个时候,陈辉跟他是一同走向领奖台的,没想到今天,对方已经成了颁奖嘉宾,已经解决了一道千禧年难题。

    “恭喜!”

    陈辉笑着对邓乐岩说道,对这位同样来自蓉城的天才少年,曾经的队友,他还是感觉很亲切的。

    接过陈辉递过来的奖牌,邓乐岩忽然感觉这块象征着荣誉的奖牌有些没滋没味。

    同一届参加IMO的,人家都已经奔着菲尔兹奖去了,自己还在拿IMO金牌。

    人世间的参差有时候真的会让人抓狂。

    “哇,陈神,终于见到你本人了!”

    “可以跟你合个影吗?”

    “陈神,给我签个名吧!”

    “对对对,祝史浩佳未来成为大数学家!”

    跟邓乐岩的沉默唏嘘不同,另一位来自华夏的金牌获得者一上台后就激动得嘴巴都没停过,当拿到陈辉的签名后,他更是连金牌都抛在了一边,仿佛陈辉的签名是比IMO金牌更重要的东西。

    梁沛轩看着台上的邓乐岩几人,神色复杂。

    虽然铜牌选手也会上台领奖,但银牌和铜牌获得者都太多,通常情况下都是宣布了名单之后,大家一起上台,合个影就完事儿了,并不会像金牌选手一样,有单独的颁奖。

    “辉,我可以做你的学生吗?”

    这次IMO金牌得主当然不止是华夏的几人,一位大鹅少年操着不太熟练的中文说道,以陈辉如今的成就,他的粉丝早就不局限于华夏一国之地。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报江城大学,通过面试的话,当然可以做我的学生。”

    陈辉没有拒绝,能够获得IMO金牌,已经足以证明这个少年的天赋,搞数学,天赋会决定很多东西。

    “太棒了!”

    少年兴奋得手舞足蹈,他苦学这么长时间的中文,为的就是这一天,他原本就是准备报考江城大学的,没想到会在I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