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环保卫战(5k)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35章 大环保卫战(5k) (第1/3页)电磁炮弹风暴降临了!
大环表面响起了悠长警报声。
首轮轰击大环的电磁炮弹约十万颗,这些小型高速武器在度过了540亿公里的漫长距离之后,率先以0.13c,约40000公里每秒的极高速度,坠入了吞食大环外环的大气层。
一颗颗亮星诞生了。
超高速冲击引发的能量释放大气层中瞬间转化为热能、冲击波和电磁辐射,与大气分子的碰撞速度远超分子间作用力的限制,会直接将空气分子电离、分解乃至核反应,这直接使得合金弹丸表面形成了温度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摄氏度的等离子体火球,其亮度足以比拟太阳表面。
而现在,有10万颗如此明亮的流星,正密集的涌入大气层中。
人类本希望通过电磁炮弹的率先打击来迫使大环进入拦截、机动等任意一个状态,可惜大环既不躲,也不拦截
纯硬抗。
吞食帝国使用贯穿大环的内外输送管道,提前将内环的大气层抽离,大幅度提高了外环的大气浓度。电磁炮弹坠落时,炮弹前方的空气无法及时疏散,形成了超强激波,压缩空气的同时产生巨大压力差,引发大环大气的冲击波浪潮,这些冲击波互相影响,最终导致了外环地表的剧烈震动和风暴,以及那几乎震碎恐龙耳蜗的呼啸声。
电磁炮弹风暴的影响不止这些,弹丸与空气的高速碰撞使大气分子电离成等离子体,形成大范围的电离层扰动,大环表面因而出现了严重的电磁信号干扰,外环直播的恐龙记者们几乎全部瞬间断联,一些高能粒子碰撞所导致的伽马射线也影响到了大环地表。
这些合金弹丸含有一定的重元素,超高温高压环境甚至引发短暂的核聚变,释放额外的核能和辐射。
大环表面的大气层被搅成混沌。
无数刺目的光团一闪即逝。
电磁炮弹带来的气象变化很剧烈,却唯独缺乏了那一份动能打击造成的直接破坏
——金属弹丸与大气的剧烈摩擦和冲击导致炮弹在进入大气层后极短时间内就被完全粉碎、气化,不会有实体残骸到达地表。
因此,人类寄希望于利用炮弹动能造成直接破坏大环的想法失败了。
虽然炮弹的实体残骸不见了。
但,动能并不会凭空消失。
哪怕金属弹丸解体蒸发为等离子体,那也是十万束0.13c速度的离子体团!
等离子体团突破大气层的阻遏,绵绵不断的轰击在了大环地表上。
相比于弹丸实体轰炸,等离子风暴的攻击力度降低,但攻击范围却变大了,从一点扩散成了一片。
一束束等离子团轰击在了大环地表,虽然等离子团无法毁坏地表的大型工业设施,但也能对类似恐龙汽车之类的民用设施造成大量破坏。
提前得到了警报的工龙们躲藏到了龙防工程,惊恐的看着外面宛如末日的景象。
这就是星际战争吗……
以前恐龙的敌龙也没有那么恐怖啊……
这段时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帝国到底招惹了什么敌龙?
不吃了还不行吗?
在这些工龙的祈祷声中,等离子团火焰轰炸也暂时结束了,位于打击区的大环表面也变得一片狼藉,但好在并没有太大损失。
在接下来的一天中,又是连续七八轮类似的电磁炮弹轰炸,在大气层的影响下,先后100多万束等离子团风暴轰击在了大环表面,直接受灾面积达到了2亿平方公里。
(注:与人类文明一样,龙蚁文明时期,同样将“米”定义为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子午线长度的千万分之一,由此延伸的各种单位制度,吞食文明与人类文明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
在大环遭受攻击的时候,大环的反击也开始了。
吞食帝国什么时候受过只挨打的气?
约5000枚星际导弹在大环上点火释放,弹道导弹的尾迹在外环大气层划出一道道气泡,随后这种化学燃料火箭突破了外环大气层,进入到了宇宙当中。
5000枚星际导弹很快就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朝着人类舰队的方向飞去。
如果是21世纪初的人类,面对这5000枚星际核导弹,必将要付出极其惨烈的代价,才能勉强将其拦截。
如果是21世纪末的人类,也需要全功率运行近地轨道防御系统,才能有惊无险地将这些核导弹拦截下来。
可惜这些星际导弹面对的是23世纪初的人类,拥有20%光速飞船的人类和泛太阳系防御网的人类。
大环如果在吃波江星的时候,早吃两百年,早两百年年抵达地球,也不会陷入如此窘境。
人类自然是观察到了这五千枚朝着自己方向飞来的星际核弹的,但都没有当回事,以这些星际核弹的速度,等远征舰队抵达巨环1个天文单位之内的时候,才会有一丁点威胁性。
到时候用电磁炮当近防炮一扫,或者拿激光武器拦截一下子,也就没什么威胁了。
只是人类没有想过,这些在人类眼中没什么威胁的星际核弹,却是毁灭了波江文明的罪魁祸首。
六万年前的波江座战争中,巨环发射了大量的星际核导弹,地毯式轰炸了波江行星,并摧毁了波江文明的主要共生文明结构,杀死了99%的波江文明个体。
大环对波江行星的轰炸,陆陆续续的持续了100多年,总共发射了约120万颗核弹。对于波江文明而言,这是一场漫长的末日。
波江文明个体的智商很高,虽然从未经历过战争,也没有研发过科技,但还是在末日之中想出了一些绝地反击的办法。
由于波江文明无法进入母星轨道进行太空作战,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