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第一舰队云天明(5k)
第240章 第一舰队云天明(5k) (第2/3页)
这也使得在奥尔特云中向宇宙外看去,宇宙的星群闪烁的频率格外的高,这种千万颗明星同时眨眼睛的场景,时常让这支舰队中唯一的人类感到陶醉。
在这片拥有着微末薄云的宇宙深空中,第一舰队如散落在黑丝绒上的碎钻,朝着太阳系方向艰难跋涉。
与以15%光速冲锋,与大环大战三百回合的‘黄金’远征舰队不同,眼前蹒跚了两光年的遥远距离,真正的‘远征’舰队此刻却远远没有人类舰队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第一舰队的阵列中,最前方的几艘舰体歪斜着,像是揉过的锡纸,间距从最初的标准舰距膨胀了数十倍,甚至有三体战舰偏离航线数万公里。中部舰群更显混乱,几艘战舰的巡航尾焰呈现出病态的橙红色,与周围幽蓝的光焰格格不入,至于尾部的舰群更是不复原先严整的阵列,稀稀拉拉的,已经有不少战舰出现了严重的掉队。
第一舰队的启航时间很早,用人类的时间,是在公元1982年启航,这个时间,地球正处于美苏冷战高峰的余韵期,尚未意识到危机的到来。而三体文明同样处在初次技术爆炸之后的混乱期,
第一舰队的启航十分仓促,在收到叶文洁的首次回信之后,三体文明甚至没有进行过星际远征的测试,连应有的星际航行测试都没有几次,就直接急迫地发动了远航的命令。
刚刚从母体中诞生的的第一舰队,就这么被扔向了太阳系,开始了三体文明,也是第一舰队的第一次处女远航。
宇宙是冰冷的,彼时的三体文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第一舰队像是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还未站稳就立刻朝着太阳系爬了过去,期间遭受的痛苦与伤害,只能由这个婴儿自行忍受,自行解决。
与技术发达,准备充沛,甚至拥有全套的生态循环系统第二舰队不同,第二舰队的1000艘战舰全部使用珍贵的强相互作用力材料打造。而第一舰队采用的还是电磁加固老材料。
虽然在电磁加固的情况下,装甲强度远高于人类的纳米材料,不惧电磁炮弹轰炸。但受限于能源限制,第一舰队并非一直处于“高电加固”状态。
三体行星那薄弱的氢氦资源,远不足之以支撑核聚变发动机以及核聚变燃料的足量供应,使用正反物质湮灭作为主要动力系统,实际上也是在物资极度贫瘠之下的无奈之举。
人类舰队那种大开大合的战斗方式谁不喜欢?
作为三体星系最后的幸存行星,三体行星经历了数百轮三体文明的开发,自然资源早就极度贫瘠,氢氦资源更是几近于无。在最贫穷的时候,三体文明甚至连人类那种的恒星型氢弹都造不出几颗!连内战时只能通过常规武器战斗。
三体文明如此,第一舰队也只会是三体文明的缩影。为了节省能量,舰队也并非一直处于高电加固的电磁加固状态,只有在穿越星际尘埃云舰体时,舰队为了避免星际尘埃云的冲击,才会消耗珍贵的能量进入高电加固状态。
这也是因三体舰队每一次进入10%光速时,不久就会下降速度的原因之一,在经受星际尘埃物质的冲击导致舰队速度逐渐下滑时,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舰队的大多数时间都会让强电磁材料都处于低通电状态,只让战舰维持着普通材料强度的水平。
但宇宙并非真空,哪怕是非星际尘埃云范围内,细小的陨石袭击也是数不胜数。
第一舰队的战舰群,在经受了200多年的陨石破坏,已经有战舰的外部装甲剥落了大半,露出深处黯淡的金属骨架,这些伤势都是在非强电加固状态下遭受的陨石撞击所造成的。
而这些伤痕累累的三体战舰,已经是第一舰队状态还算不错的战舰了。
有许多因穿越星际尘埃云而失去了动力的三体战舰残骸更成了阵列中的疮疤,它们漫无目的地翻滚着,这些战舰是这个婴儿舰队腐烂死亡的部分。
无论是太阳系舰队还是吞食巨环,都没有第一舰队更能体会到宇宙的星际航行的残酷与绝望。
相比于资源丰富的太阳系舰队、巨大体量的吞食巨环、先进技术的第二舰队,第一舰队仿佛是被所有文明抛弃一般,如果不是它是三体文明距离地球最近的舰队力量,恐怕连三体文明都不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这支混乱萎靡的自家舰队上。
通过三体文明共享的智子情报,第一舰队也有幸见识到了这场爆发在太阳系边缘的星际战争。
这种充满着“长枪与巨盾”古代式星际战争给第一舰队看的热血沸腾,进而又十分痛心疾首。
那两万颗恒星型氢弹的宣泄,第一舰队看到的不是人类舰队的武力,而是人类舰队那堪称奢侈的豪华资源底气。这场战争在第一舰队的眼里简直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