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开封再见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56章 开封再见 (第1/3页)

    嘉祐元年七月廿六。

    “四州英才州试讲习会”第五日,也是最后一日。

    清晨的钟声敲响,松涛斋内仅余的八人齐聚一堂。

    连日的淬炼,让这些本就出类拔萃的学子神情间更添了几分锋锐,如同磨洗过的剑锋,隐有寒光。

    然而,斋内却意外地不见讲席,亦无学官身影,唯有山风穿堂而过,卷动着书案上散落的纸页。

    “诸生,今日非为授课,乃为‘省思’与‘砥砺’。”

    助教立于堂前,声音比往日多了几分和缓:“陈元礼教授有言,州试在即,张弛需有道,一味强学,反易枯竭心智。故今日,尔等可自行安排或静思五日所得,融会贯通;或彼此切磋疑难,取长补短;若有不解之处,亦可向稍后巡堂的诸位先生请教。望诸生善用此日,涤荡心神,养精蓄锐,以最饱满之姿,迎那龙门一跃!”

    这安排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连日的高压灌输与残酷淘汰,让所有人都如同拉满的弓弦,确实需要片刻的松弛来缓解,将那些纷繁驳杂、精妙艰深的义理沉淀、内化,更需调整紧绷的心弦,为不久后那场真正决定命运的硬仗蓄积力量。

    斋内气氛为之一松,时间却又因这份难得的“自由”而显得更加珍贵。

    苏洵端坐案前,闭目凝神,手指无意识地在膝头轻叩,在脑海中反复回想陆北顾那篇《项籍论》与严正所授《礼记》精义等内容。

    苏辙摊开厚厚的笔记,目光沉静,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思考着。

    陆北顾则是摊开一张新纸,用镇纸压好,提笔蘸墨。

    他没有急于书写,而是让思绪在脑海中翻涌。

    ——赵原朗《春秋》微言大义的精妙剖析,李学官策论“识见”与“条理”的当头棒喝,王静之诗赋“切题”与“出新”的苦心点拨,严正《礼记》“钩玄提要”与“融会贯通”的严苛锤炼。

    一幕幕,一句句,如同被反复锻打的精铁碎片,在思维的火炉中熔融。

    他的笔终于落下,提纲挈领地写下几个核心词:“度”、“势”、“变”、“实”、“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