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向“太学体”开战!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25章 向“太学体”开战! (第1/3页)

    “茶香饯甜,不可辜负。”

    欧阳修笑道:“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日难得聚首,当有清赏雅事。前日我得了一幅画,一直未能深品,正好请诸位一观,共论得失。”

    他轻轻击掌两下。

    侍立在门边的管事会意,立刻转身出去,片刻,两名侍者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个细长的锦盒进来,放在中央一张宽大的紫檀画案上。

    欧阳修亲自起身,打开锦盒,从中取出一卷画轴。

    他动作轻柔地解开丝绦,与曾巩一人执一端,缓缓将画卷展开。

    画卷甫一展开,一股苍茫古意便扑面而来。

    ——这是一幅山水立轴。

    “看起来是李营丘的笔意。”

    曾巩离得最近,凝神细看,率先出声。

    宋初有所谓“三家山水”,这三位山水画大家,指得就是山东营丘人李成、陕西长安人关仝和陕西华原人范宽。

    这幅画以淡墨为主,勾勒出寒林平远的景致。

    近景是几株枯树,枝桠虬劲如蟹爪,在寒风中萧瑟挺立,墨色枯淡却极具骨力;中景是平缓的丘陵,几间村舍掩映于疏林之后,意境荒寒;远景则用极淡的墨色渲染出烟霭迷蒙、平远无尽的山峦,给人一种“咫尺千里”的开阔感。

    “观此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笔锋颖脱,墨法精微,确似营丘遗风!”梅尧臣也走近细观,眼中露出欣赏之色。

    “笔法精妙,惜乎”晏几道看得更为仔细,眉头微蹙,指着画面一角山石的皴法,“此处斧劈之迹略显刻意,稍失营丘自然天成之趣,恐是高手仿作。”

    窗边的张载也被吸引过来,他凝视着画中荒寒平远的意境,若有所思:“此画气象,使人胸中尘埃顿去,然营丘之画,荒寒中自有一股孤高逸气,此作稍显寂寥了。”

    程颢对山水画兴趣似乎不大,只扫了一眼,便道:“画是好画,只是过于冷寂了,不若花鸟翎毛鲜活有趣。”

    众人围绕这幅画,从笔法、墨色、构图、意境、真伪等多个角度展开了讨论,引经据典,各抒己见。

    陆北顾个子高,所以哪怕离得稍远,也看得清楚。

    他对于书法和绘画、唱奏这些更偏艺术而非文学的方面并不擅长,所以并没有评论什么,此刻只是凝神倾听,将这些人的艺术见解一一记在心里。

    而在座的十余人里,除了那些他知道名字的历史名人,也有很多他不知道名字的青松社老社员。

    这些青松社老社员里,也不乏有看这个年轻人默不作声,心中便稍起轻视之意的。

    这种心态也不奇怪,毕竟陆北顾在这些人里不仅年龄最小还是刚入社的新人,与这些青松社老社员都不熟。

    那么陆北顾没马上展现出来过人才能,自然就容易被一些年龄大资历深的社员当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看待,在任何时代都是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