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搬出太庙!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百二十一章 搬出太庙! (第1/3页)

    御书房。

    文墨井然,典籍环列。

    赵策英手执书法,徐徐诵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好啊!”

    赵策英连连点头:“以子川之功绩,着实是贴切!”

    江昭连忙持手一礼,说道:“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孔圣人尚且难以达成,更遑论后继者?”

    “张载赠予之箴言,实为千古人杰之莫大追求,臣不敢受之。”

    “以臣之见,不若挂在国子监,养学子之大志。”

    赵策英沉吟着,向下望去。

    千古人杰之莫大追求,不敢受之!

    既是莫大追求,自是希望受之,可偏偏说不敢受之。

    一句话,尽是矛盾,可见江昭心中纠结万分。

    不过,一点也不奇怪。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就这几句话,凡是意在千古流芳之人,谁能不为之触动?

    但凡有点欣赏水准,就知道张载献上的几句箴言究竟是何其不凡。

    不管是不是假大空,反正格调上就相当之高。

    一旦受之,传遍天下,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一道佳话。

    甚至,都有可能成就千古佳话。

    毕竟,这几句话实在是太“高大上”。

    千古佳话,要说江昭不想受之,那绝对是假话。

    须知,一道千古佳话,足以拔高文臣一生之评价,让其声名千古传颂。

    自古及今,不少顶级文臣,就是因为缺少了一道足以流芳千古的佳话,所以才以难被后世之人所熟知。

    这一点,也即诸葛亮和王猛的区别。

    作为“三顾茅庐”、“三分天下”佳话的主人,诸葛亮的声名传颂度,可谓是千古文臣第一流。

    凡是读书人,人尽皆知。

    反观与之水平相差不大的王猛,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差一点就相助君王实现大一统,功绩之高,无可置疑。

    但,若是论起声名传颂度,王猛却近乎是“历史小透明”一样的存在。

    甚至,可能都难以与有着“曹冲称象”佳话的曹冲相媲美。

    这就是一道千古佳话的莫大作用。

    如今,一道可能成就千古佳话的书法献上,江昭绝对是想要受之。

    但可惜,还真就不能立刻受之。

    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就连孔圣人都未曾真正的达成。

    若真是堂而皇之的受之,无疑是有“骄纵自傲”之嫌,恐遭世人讥讽。

    即便没有遭到世人讥讽,也有可能产生“功高震主”之嫌,一样是坏事。

    这也是为何江昭的一句话充斥着纠结的缘故。

    “挂在国子监吗?”

    赵策英了然,暗自满意,点头道:“可。”

    为人臣者,在乎名声,这无疑是一等一的好事。

    但凡在乎名声,那就肯定得忠于君王、忠于社稷!

    “拜谢陛下。”江昭躬身一礼。

    赵策英抚膝,手中书法传给司礼掌印太监,旋即道:“子川旷世奇才,未必不能受此箴言。”

    “他年,助朕荡平寰宇、一匡天下,自可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

    “子川,未必不能是千古第一臣!”赵策英大手一挥,重重道。

    这饼,有点太大了吧?

    江昭垂手,一副憧憬的样子:“臣,惟愿效忠官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以官家之文韬武略,定能一统天下,开创盛世,号令八方。”

    “嘶~!”

    开创盛世?

    赵策英心头一凛,连忙道:“你我二人,君臣携手,定可大一统,开创盛世!”

    说着,赵策英不免憧憬起来。

    一旦实现了大一统,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绝对是妥妥的千古一帝!

    要是开创盛世,那就更是不凡。

    先帝驾崩,太、高、世、中几大谥号,“世”字可是被特意留了下来呢!

    千古一帝!

    世宗皇帝!

    开创盛世!

    这绝对是千古流芳。

    仅仅是幻想一二,就足以让人心生期盼。

    江昭望了一眼,啧啧称奇。

    君臣二人,相互画饼,简直是左脚垫右脚。

    都还偏安一隅呢!

    这就千古一帝、千古一相、开创盛世了?

    “咳!”

    江昭轻咳一声,平和道:“近来,反对废后的声音越来越小,内阁亦有不小变动。”

    “曾公亮致仕,文彦博入阁;欧阳修贬谪,韩绛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