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女儿小名丑丑
第124章 大女儿小名丑丑 (第2/3页)
部给百官补发了一个月的足额俸禄,这个是整个大明中央和地方官员都有的,不过地方俸禄名义上是朝廷发放,实际操作还是从地方财用拨款的。
朝廷战事危急,要钱要得紧,前几年地方留用税被压到了一成,老实上交的地方官饿死,也有人直接瞒报的,朱由检如今已经恢复成了正常的三成左右,朝廷跟地方三七分成,他所做的这一切不过只是想多收点税而已,大明是穷死的。
大水漫灌之后就是论功行赏了,朱由检说过要赏罚分明,不然官员干活不积极。朱由检让毕自严把能干的、干得不错的手下列个名单出来,这是公然让他拉帮结派、培植党羽。
但凡他有私心,就可以通过这种办法权倾朝野,甚至最终架空皇帝,历史上很多权臣都是这样来的。
当然,人都是有私心的,毕自严也不例外,不过文武分隔一定程度可以避免,他成了皇帝鹰犬也自绝于百官,想要成权臣多少有点难。
按照大明传统,首辅是要发挥带头作用,与任性的大明皇帝对抗的,投靠皇帝的首辅有多招人恨可想而知。
一场大巡下来,地方的官员被撸下去很多,这样就空出了很多位置。北京官员的正常编制其实只有一千四百多,实际上却有三千官员。
要紧的干活的位置缺员,吃干饭的闲散人员却不少,像勋贵、荫庇官员就是这一类。这些人也不能粗暴开除掉,不然谁知道会不会蹦出一个李自成来。
驿站开支不小,效率却不太行,北边的还勉强能用,南方的简直不堪入目。很多时候,地方的公文都得另外雇人护送。毕自严一直有进行驿改,走的是张居正的路子,但他却没有张居正的威望和手腕。
张居正驿改是拒绝闲杂人等违规使用驿站,违令者严惩,为此他甚至把地方巡抚级别的官员给下狱了,这才终于发挥了些许作用,削减了驿站的开支。
但是大家见毕自严混得那么好,怎么可能愿意让他专美呢?大家眼看皇帝铁了心支持毕自严改革,又没什么阻止的办法,那么就只能加入了。
刑科给事中刘懋在奏疏中指出,驿站每年耗费数百万两白银,且官员私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