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二代奴酋的魄力,皇太极以身为饵

    第139章 二代奴酋的魄力,皇太极以身为饵 (第3/3页)

,无需其真与建奴死战。”杨嗣昌信心满满地说道。

    杨镐懒得再理他,满脸无奈地对着皇帝拱手道:“陛下,建奴势大,朝鲜积弱,纵我出兵,恐难挽颓势。

    昔年援朝,倾全国之力,耗钱巨亿,方得惨胜,今国力尚不及彼时,若再陷朝鲜泥潭,辽东必危!不如暂弃朝鲜,待国力恢复,兵强马壮之时,再图后计。”

    “谬论!朝鲜若降,建奴可得朝鲜之粮、之兵,如虎添翼!今日弃朝鲜,明日则失辽西,后日危及京师,此亡国之言也!陛下,杨镐年老不堪用,胆小如鼠,莫若罢之!”杨嗣昌高声道。

    朱由检看得无语,好家伙,这两人算是杠上了啊,要不是怕杨嗣昌志大才疏误了事,他都想把这厮送到前线去了。

    看来辽东是真的崩盘了啊,朱由检心中无奈,虽然有过心理预设,但真正看着自己和盟友的地盘不断被建奴推平,想要继续保持冷静还是非常困难的。

    就这,还是朱由检提拔了一大批老臣,让朝堂相对老龄化,变得稳重了许多的结果,要是按照原来的那套班子,恐怕会吵得更过分。

    想要不失土也不是不行,那就不顾伤亡,拿人命去填,真刀真枪去跟建奴干架。

    朝鲜国亡不亡,朱由检倒不是非常在意,他在意的是毛文龙能不能苟下来,可是毛文龙的东江镇体系跟朝鲜是一体的,必须依托朝鲜国的存在,需要从朝鲜获得补给,不然光靠朝廷,他根本就坚持不住啊。

    要救援朝鲜,要救援锦州,要救援旅顺,又有人鼓动着朝廷集结大军出战了,虽然皇帝说了自己想要守,但这不是眼看着各处都守不住了嘛,久守必失,这些人的想法也不无道理。

    就在朝廷上还在为救不救朝鲜吵架的时候,一封六百里加急的军报直达皇极殿。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急报:皇太极亲率两万骑绕行辽西关外,越过了宁远和锦州,如今已抵达山海关!

    哗啦!朱由检猛然从龙椅上站起来,兵部尚书朱燮元揪断了几根胡须,杨镐也张大了嘴巴久久不能合拢。

    朱燮元难得失态,颤声道:“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