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城防炮术,骑兵战术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72章 城防炮术,骑兵战术 (第1/3页)无论是用火炮守城还是车营大方阵的防御阵型,火力最猛的是四个边,因为如果敌军攻击从城角发动进攻,可以同时有两面墙、三个角的火对其发起集火。
而建奴选择进攻正面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这时候就只能有一面墙、两个角的火力对其进攻了。
而由于大明的重型火炮有限,为了火力的最大化,炮台往往是安置在四角上的。当然,由于北京城大,单面城墙长度十二三里,边角的火炮是很难够得着正面的敌人的。
城池大可以安置更多的守军的同时,也面临防守面积大、火力难以兼顾的难题。当然,这些缺点只是因为大明穷,如果大明足够富强,这些就全是优点。
为了规避明军的火炮打击,硕托将自己的镶红旗兵集中到城墙的中央,将队列拉长,每一骑的间距拉大,同时分出三个批次,“死兵在前,锐兵在后”。
死兵也即是建奴长甲兵,身穿全身覆盖的双层重甲,负责冲阵;锐兵为短甲兵,甲胄只能覆盖上半身,但这并不意味着锐兵就不是精锐了。皇太极带来的这三万骑兵,按照明军的标准来算,全都是精锐。
锐兵专精骑射,拥有高机动性,是跟在长甲军后面进行远程支援的。锐兵专门挑选神射手,在二三十步的中近距离的静态射击的时候,可以做到把箭从敌军的甲胄缝隙射进去,或者五步射面。
萨尔浒之战的时候,西路军的统帅杜松就是这样被斩首的,杜松死后,西路军大溃;而大西王张献忠也是被建奴锐兵给射死的。在死兵、锐兵之后,往往还有在一旁观战的护军,也就是白甲巴牙剌和红甲巴牙剌,护军负责支援和收割。
大部分时候并不会参战,因为一场数千上万人规模的战役,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决出胜负的,就算中途不休息,从头砍到尾也能打上一两天,而这种极端情况是非常罕见的。大多数时候,建奴久攻不下就撤退了。
建奴人少,打仗都是精打细算的:能群殴不单挑,能买通内奸就不强攻,能用计谋就不实战,能让汉人、蒙古人、朝鲜人去死,就不会让女真诸申去送死。相比之下,大明就有点不太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