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一部好作品:《人世间》。(求订阅)
第309章:一部好作品:《人世间》。(求订阅) (第3/3页)
文学为什么能发展的这么好,除了创新之外,就在于他的接地气。
它出身于普通大众,写的也是普通大众,想法也是普通大众。
所以这样的一些作品,他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但传统文学这一块,说实话,不是说没有创新。
有的一些创新其实也还不错。
但这一些创新,都不接地气。
就比如写人。
很多传统写作者写的人物虽然个性丰满,很有艺术力。
可很多时候,这样的一些人物却好像并不像一个人。
他不按普通大众的想法去思考。
他也没有普通大众的行为动作。
最终。
这样的作品越写就越高大上,越写就越不接地气,越写就越没有读者。
接下去。
陈扬就重点围绕着接地气,洋洋洒洒讲了两个多小时。
随后是提问环节。
其中一位作家问道:“陈扬老师,您讲的这个接地气,我觉得非常好。不过,我有一个疑问。我之前写了一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高官。很多读者也说过接地气的这个问题,他说这个干部不接地气。我在想,这个主角是不是当得官太大不接地气,应该放小一些?”
陈扬回答:“我觉得接地气不是身份的问题,不是写一个小人物,他就更接地气。小人物如果写得没有人味,他也不会接地气。
还是之前我所说的,接地气与否,在于他的想法,他的行动。比如,这位高官有没有什么缺点?他喜不喜欢女人,有没觉得自己手中权力很大,有没有人情味,抽不抽烟,有没脾气,有没干过什么荒唐事……如果这都没有,那这个人就不是地球上的人。”
随后又有其他人提问,陈扬都一一做出回答。
当然。
上面说这么多,其实也不见得就适合所有人。
很多时候一众传统作家也不是不懂。
但因为种种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不敢写。
最后。
陈扬想到了一个建议:“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不过,我有一个想法。如果大家对于接地气没有太多的想法,不仿尝试的写一写年代。”
“陈扬老师,什么是年代?”
“就是发生于各个年代的,比如发生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个时代,所以我们对于这一些时代更为了解。我们可以按着我们自己的思想,去写一个生活于这个时代的人物。我们有七情六欲,他们也有各种烦恼,他们也梦想……”
放在网文里面,那就是重生,或者叫年代文。
放在电视剧这一块,那就叫年代剧。
写年代文,最最能够将他们的思想放低,放得足够接地气。
因为你不这样,那大家会骂死你,会说你写得假,写得一点也不真实。
研讨结束。
余桦带着一位作家朋友找到陈扬。
“陈扬同学,梁老师说想找您,又说不认识你,我就说直接找呗,然后就带梁老师来了。”
陈扬笑道:“梁老师,看您说的,这里我辈份最小,刚才站在台上也是诚惶诚恐,讲得不好,还望您批评。”
“陈扬老师见笑了,您说的接地气实在是太好了。我们这一些搞传统的作家,就是写多了满嘴的大道义,结果就如您说的,写的是人,但却一点也不像人。”
一边说。
梁老师一边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刚才您说的年代,我也正在构思,也不知道好不好,这里有一个大纲,您能不能帮我看看。”
“好的。”
陈扬接过梁老师的笔记本。
陈扬一看,却是一愣。
周秉昆?
这个角色陈扬太熟悉了。
梁老师解释说道:“周秉昆这个角色其实是我的四弟梁小文。”
“人世间。”
“写得好,写得好。”
虽然是大纲。
但大纲却写得密密麻麻。
而且这个笔记本看起来也是有些时候,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包浆,想必大纲花了很长的时间。
这一点上,陈扬自问他们这一些网文作者也是比不了的。
“陈扬老师,刚才您说什么?”
“我说写得很好,很有年代气味,几个主角也是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很让人回味。”
“不不不,我是说上一句。”
“上一句?”
陈扬有些奇怪,不知道梁老师问的是什么。
余桦也是说道:“上一句陈扬好像说的人世……啥的。”
“人世间?”
陈扬眨了眨眼。
“对,就是人世间。”
梁老师有些激动:“陈扬老师,人世间这三个字能当我这本书的书名吗?”
“啊……这本书还没有取名字吗?”
“还没有。”
梁老师也是说道:“刚一听陈扬老师您说到【人世间】三个字,我就一下子觉得,这个名字太符合我这个书名了。”
“那真是太好了,我也是看到您的笔记,这才说出来的。”
陈扬有些不好意思。
前世这部作品的名字,就是叫人世间。
“陈扬老师,您能不能帮我题个字,就写人世间三个字。”
梁老师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笔。
陈扬连忙推辞。
他真是不好意思。
人世间三个字真和他没关系啊。
这也是他看了前世电视剧,这才说出来的。
只是看着认真的梁老师,余桦也是说道:“你小子,不解风情啊。赶紧的……”
“那……”
看着手中的钢笔。
陈扬这会儿也是无比的激动。
管他什么跟什么,且写了再说。
没再想其他。
陈扬拿起钢笔,就在梁老师的笔记本里面,写下了三个字: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