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源代码》首映会(下)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92章 《源代码》首映会(下) (第1/3页)

    洛珞微微前倾,靠近话筒。

    “这是非常好的问题。”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穿透全场:

    “《开端》的循环,更像是一种命运给予的‘试错’机会,它更侧重于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情感成长与抉择,而《源代码》……”

    他略作停顿,确保每个人都在倾听他的核心诠释:

    “……它的循环,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场冰冷的、由‘程序’驱动的实验,陆星衍被一次次‘投射’回那爆炸前的八分钟,不是为了试错,而是为了找出唯一的‘答案’——炸弹和袭击者,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循环,更是‘意识’在量子态碎片中的挣扎。”

    他举起一只手,似乎在勾勒那个概念:

    “最大的不同在于,《源代码》引入了‘源代码’这个程序本身,它不是玄学,而是设定在未来的一种高度前沿的科技——一种基于量子纠缠态理论,将濒死者意识碎片化并重新‘载入’特定场景的技术。”

    洛珞的语调带着他特有的学术般严谨,却又能让普通人感受到其中的深邃:

    “陆星衍每次醒来,不仅是在循环时间,更是在重新架构自己的意识代码。”

    “这就带来了更根本的追问:当身体已亡,仅凭意识代码存活,那个‘他’还是他吗?这种存在,有何意义?这些,都是《开端》未曾深挖的哲学与科幻核心。”

    他强调了“意识”、“量子态”、“程序”和“存在意义”这几个关键词,精准地划清了与《开端》的界限。

    台下响起一阵了然的低语。

    不少人听着洛珞这极具学术性的词汇已经有点茫然了,量子态纠缠、源代码程序……啥意思啊。

    要是换做别的导演,尤其是陈凯哥这种,估计不少观众此刻都会觉得他在故弄玄虚了,但此刻台上站着的是谁,国内唯一的菲尔兹奖得主。

    他搞出来的东西,那肯定不会是“伪学术了”。

    记者点点头,显然对这个涉及“量子意识锚点”和“程序驱动”的宏大设定感到震撼。

    紧接着,问题转向了坐在洛珞身边,穿着优雅晚礼服却难掩角色带来的知性气质的刘艺菲。

    “艺菲你好!”

    另一位记者笑着问:

    “看过一些有限的透露,我们知道你这次饰演的时佳雪是一位量子物理学者,这与大家熟悉的、以往影视作品中作为被拯救者出现的列车乘客形象完全不同。”

    “我们很好奇,这个角色在《源代码》里扮演了什么样的关键作用?她的‘学术身份’对破解危机起到了决定性的帮助吗?”

    刘艺菲微微一笑,那笑容带着时佳雪的冷静影子:

    “是的,跟《开端》中李诗情的试验和略带稚嫩的鲁莽行动不同,无论是陆星衍还是时佳雪,在《源代码》破解炸弹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份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她转回话筒,眼神变得专注,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代码和危机感的车厢:

    “时佳雪赴美参加学术会议,本身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