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天下第一巡抚?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62章 天下第一巡抚? (第1/3页)

    苏泽接着问道:“敢问张阁老,这嘉湖巡抚清缴的积欠,到底是府库的积欠,臬库的积欠,还是国库的积欠,又或者是内帑的积欠?”

    听到苏泽这么问,张居正摸着自己好看的胡须,用满意的目光看着苏泽。

    张居正点头说道:

    “嘉湖巡抚闵清上奏,他到任后清理了嘉兴湖州两府的府库积欠,臬司衙门的欠款勾销了三成。国库的积欠没有减少,内帑的积欠还上了一成。”

    之所以苏泽要问得这么详细,是因为大明财政也是分级的。

    大明最低一级的财政单位是县,也就是县库。

    但是大明的财政政策,县级别的财政就是粮税中转,县衙只有很少的经费,用来维持县衙的运转。

    县库上一级是府库,这才是基层的主要单位,这也是知府这个职位重要的原因,县里要有花大钱的时候,一般都会向府库拆借,如果是涉及多个县的大型工程,也都是府一级的衙门出钱。

    再往上一级,就是省级财政。

    大明在省一级设置臬司衙门,主官为按察使,这本来是省一级监察部门,所以管理省级财政的工作,就交给了按察使衙门,也被称之为臬库。

    不过大明官场发展至今,省级的衙门基本上虚置,所谓一省的布政使、按察使,如果不加总督一省军政事务的总督头衔,就只是安置高级文官的过渡位置。

    臬库主要也是一个统计部门,加上对下级衙门的经济指标考核工作,其实也没有多少银子。

    所以实际上大明财政最重要的两级,就是户部掌握的朝廷国库,和府衙掌握的府库。

    这也是巡抚这个职位重要的原因。

    巡抚往往管理几个府的事务,掌握这些府的府库,也就是财政大权,再加上对府县级官员的监察考核权,大明的巡抚在地方事务上的话语权,是远远高于布政使的。

    大明官场就有这样的话,“布政不争,无政可布。巡抚不巡,无事不抚。”

    说的就是布政使这个职位虚无化,巡抚这个职位常态化和实权化,如今已经大明最高级的亲民官了。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大明朝堂不愿意出现一个同时掌握行政、财政和军事权力的省级行政单位,所以从明初以来就在不断削弱布政使衙门的权力。

    但是大明朝廷也没办法直接管理所有的府县,别说是大明了,现代社会都做不到。

    所以又要在府县上设置一个府或者几个府的巡抚。

    嘉湖巡抚,是管理南直隶最富庶地区的嘉兴和湖州的巡抚,是除了王之桓这个淮抚,海瑞这个应天巡抚外,最重要的地方官员。

    嘉湖地区也是大明积欠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苏泽直接询问闵清是清理了哪个库的积欠,听完张居正的回答,苏泽立刻明白了。

    这不就是大明的天下第一巡抚?

    好家伙,诺敏前世?

    府库是巡抚衙门管辖的,也是巡抚衙门掌控的,他闵清清理了府库的积欠,不就是账目上的游戏吗?

    这实在是太容易了,只要找点商人拆借银子,存放在府库中让上级检查一下,就算是完成追讨了。

    但嘉湖两府拖欠的国库银子,以及拖欠皇帝内帑的银子,这这些都是要上缴的,所以闵清只完成了很少一部分。

    现在是六月份,又不是粮食征收的时候,不用说这笔银子大概也是向当地大户摊派或者借来的,为的就是刷功劳。

    苏泽说完,再看在场的五位阁老,他就知道五人都和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

    大家都是从科举这条路上卷出来的,又在人精遍地的大明官场卷到了顶点。

    又怎么会不明白闵清这些小伎俩?

    这让苏泽想了前世,很多地方会自己办皮包公司,然后互相贸易,就是为了虚报GDP。

    还有地方上“借钱”给企业缴纳地方税,然后转一圈再回到地方手里,粉饰地方经济指标。

    看来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手法。

    苏泽明白闵清的把戏,阁老们也明白闵清的把戏,但是皇帝不明白啊。

    张居正说道:

    “陛下已经亲书圣旨嘉奖闵清了,还要封他是‘天下第一巡抚’,要让全大明的地方官员都向他学习。”

    说完这些,在场的五位阁老们,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