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节省威望点的新用法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78章 节省威望点的新用法 (第1/3页)

    这份奏疏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请皇帝下旨,让停靠在澎湖的水师舰队巡航南洋,考察南洋的局势。

    当然,皇帝和群臣都明白苏泽的算盘。

    巡航南洋不过是个幌子,就和苏泽提议巡航琉球一样,这一次巡航南洋,自然也是为了彰显大明在南洋的影响力。

    但是这一次不像是巡航琉球,下南洋的奏疏遭遇了不少反对。

    原因自然是南洋的局势,又和琉球不同。

    在大明舰队前往琉球之前,琉球通政署已经探明了琉球的情况。

    染指琉球的,不过是倭国的一股地方势力,本身实力也不是很强,琉球内部也都是心向大明的。

    可南洋的情况不同。

    在苏泽上疏之后,皇帝也命令通政司送来了南洋通政署的报告。

    隆庆皇帝看完了张宣的报告之后,也明白了南洋局势的复杂性,又将张宣的报告发给阁部,要求阁部商议。

    显然在这件事上,阁部也出现了分歧。

    内阁之中,张居正因为自己长子在水师中,向皇帝申请避嫌,没有发表意见。

    首辅李春芳依然在家调摄养病,也没有这次的争论。

    次辅高拱赞同苏泽的提议,认为应该派遣驻扎在澎湖的大明水师顺势南下,巡航吕宋和马六甲,查探当地的情况。

    四辅赵贞吉赞同介入南洋事务,但是反对派遣舰队。

    赵贞吉的理由也简单,自从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后,南洋的地理水文数据不足,远洋航行万一遇到危险,反而会损伤大明的威慑力。

    因为是阁部共议,雷礼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雷礼这位新任阁老,赞同次辅高拱的意见,认为这支舰队本来就是工部试造的新船,下南洋正好可以测试新式舰船的性能,为工部改进舰船提供经验。

    内阁二比一,但是部院大臣中反对的就多了。

    反对的理由大概都是舰队远航消耗太大,南洋局势不明,万一舰队遇到危险之类的。

    但是赵贞吉的意见也确实没错,大明舰队已经百年没有去过南洋了,必要的航线资料又被刘大夏给销毁了,再打通南洋航线必然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而且也有可能会有损失。

    这都是如今孱弱的大明水师所不能接受的。

    更多大臣还是认为应该从长计议,搜集有关南洋航线的情报,想办法从海商家族征集航线的资料。

    但是航线都是是海商家族的不传之秘,是立足之本,又怎么会有人献出?

    而且商人进献的海图,又怎么能保证安全?万一有人在海上设伏怎么办?——

    东宫。

    小胖钧焦急的说道:“苏师傅,群臣议论不休,父皇也下不定决心,这舰队还能去马六甲吗?”

    这段时间,小胖钧十分关注马六甲局势,即使因为消息传递的关系,他得到的消息都是滞后一个月的消息,他依然乐此不疲的推演马六甲的局势。

    那个名叫陈矩的小太监,也整日跟着小胖钧一起进行兵棋推演。

    苏泽看过几次他们的推演,陈矩自从去了武监之后,军事理论水平是突飞猛进。

    但是小胖钧也学了一段时间的兵法,并且总有一些天马行空的野路子。

    双方几次推演的结果,都是僵持不下的局面。

    其实这个局面,倒是也符合苏泽的预期。

    奥斯曼的舰队技术落后,又是远洋而来,在马六甲附近也缺乏支持。

    但是奥斯曼舰队数量多。

    佛郎机人在马六甲经营很久了,建造了要塞和炮台。

    在港外和奥斯曼人战斗打不过,但是依靠港口防御是没问题的。

    奥斯曼人采取的就是保卫港口的战术。

    这种局势,就注定了双方不可能短期分出胜负。

    历史上这种围港战,打上半年乃至于几年的都有。

    “殿下稍安勿躁,陛下应该很快就能圣裁了。”

    苏泽也不是安慰朱翊钧,而是在回到自己的公房后,他掏出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这一次,苏泽没有在上疏后立刻模拟。

    一方面是,皇帝和群臣对于南洋问题缺乏了解,让他们在不了解的事情下决断,肯定需要天量的威望点。

    所以苏泽先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