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老方,隔壁也有粮,隔壁能去不?
第175章 老方,隔壁也有粮,隔壁能去不? (第3/3页)
何雨柱直接把这帮家伙缴了械,然后用他们的裤腰带挨个绑在了大树上。
“是你?”等何雨柱把人弄醒,用火把挨个巡视一遍的时候,沈俊驰惊叫。
“对啊,是我。”
“你不讲信用。”
“是你们不讲信用吧,你们全副武装,是准备抓我么?”
“我一个副师长带一个班有问题么?”这时一个中年男人开口了。
“没问题,问题是,我就一个人啊,我不得小心点。”
“你是要抓我们回去邀功么?”
“不不不,我说了是谈生意就是谈生意。”
“你就这么跟我们谈?”
“迫不得已,去你们那我还真不敢,跟全副武装的一个班不是打不过,是嫌麻烦,做生意么,见了血就不好了。”
“那你帮我放开总行了吧,你既然能不声不响把我们这一行人都拿下,不会怕我自己吧?”
“没问题,之前只是不知道谁说了算。”何雨柱上前松绑,当然这个人的证件他是看过的,看来也是有点诚意的,不然也不会带着能证明身份的东西。
还有一点说明了这些人在这边的日子应该不好过,不然怎么会冒险跟国内做大生意。
二人不顾其他人来到火堆边上,那人道:“我叫齐鸣昭,**师副师长。”
“恕我直言,你这副师长他们早就不认了吧,不用拿出来彰显身份。”
“你”
“实话实说罢了。”
“好,我齐某人现在是泰北这支华人的首领,这个身份可以吧。”
“这个可以。”
“据我所知国内不缺粮食吧,为什么突然要这么多粮食,还冒险找我们做生意?”
“你多久没回过国了,国内人口有多少你知道?”
“这”
“现在家家四五个孩子,你自己算吧。”
齐鸣昭张大嘴巴,他们这边新生儿掰着指头数。
“那也不至于吧。”
“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不方便说,你就说你能弄到粮食不。”
“能,可是你们用什么来换?国内的钱在这边可没法用。”
“你想要什么?”
“武器装备、黄金、美金。”
“你还真敢要啊。”
“怎么,拿不出来,那还谈什么,把我的人放了,我回去了。”
“等等,什么武器都行?”
“太垃圾的我想你们也不好意思拿出来吧?”
“你倒是挑上了,我回去给你问问,别抱太大希望。”
“光是武器可不行,还要黄金,你要知道我们可是真金白银的去买粮食。”
“别的行不行,日用品、电器、农具这些?”
“电器,你开什么玩笑,你这一段应该是在泰国走了一圈吧,你见他们通电了?”
“自行车这些呢?”
“这个倒是可以,不过量要不了太大。”
“行,我知道了,等消息吧。”
“你就这么走了?”
“不然呢,还跟你签个合同?”
“我们的武器呢?”
“前面那棵最大的树下面呢,别想动什么歪心思,你承担不起后果。”何雨柱说完起身走了。
等何雨柱走了,齐鸣昭帮手下松绑,沈俊驰道:“师长,就这么让他走了?”
“不然呢,沈副官,你可真是给我找了个大麻烦啊,这样的人我们惹不起。”
“我们好几千人呢。”
“屁,他有本事毫无声息的拿下我们,你以为我回去后,他就没有能耐干掉我了?”
“哦!”
“丢人都大了,拿上东西回去。”
“是。”一众人垂头丧气的拿了东西往回走。
何雨柱回到国内的出发地也是晚上,巡逻的士兵见河面上有船喝道:“河面上的什么人,举起手来!”
何雨柱可不想被自己人当俘虏抓了喊道:“我是何参谋,让你们连长来。”
“何参谋?你不许动!”
接着,手电光就照了过来,战士们一看还真是何参谋才收了枪,已经有一个人跑着去喊他们连长了。
“何参谋,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谈的怎么样?”
“你们这有能联系上面的电台么?”
“我们没有,送你来的那些人还没走,他们应该有。”
“行,带我去找他们。”
“好。”
何雨柱见了那些人,那些人得知何雨柱要用电台,就告诉何雨柱有,专门带的。
何雨柱问:“谁负责发报?”
“我。”一人回答道。
“那其他人都出去等。”
“是。”
这些人在来之前就被告知,对待何雨柱就跟他证件上的军衔一样。
等人出去后何雨柱又问:“保密条例清楚吧?”
“清楚,何上校。”
“清楚就好,我说你发。”
“是。”
接着在发报员的震惊中,电报发完了,然后就漫长的等待。
实在是这个交易条件,有点出乎意料,以前也没人干过啊,还有就是这么等于助长他人,帮着人培植势力。
其实这会何雨柱也无所谓了,他本来就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加上这一趟他的收获并不小,只是怎么用他还没想好呢。
为什么他不自己交易,这本来就不是他个人的事,交易了跟谁说得清楚?
要不是他历来的表现,根本不可能让他出去,搁别人身上那都有可能叛逃了。
两个小时后,何雨柱等来了答复:“命你立刻回京,此事有人接管。”
其实这要是何雨柱想要的,他负责牵线就好了,具体的事办起来太繁琐了,中间涉及到的东西也太多,他还真不适合。
“收到,即刻回京。”何雨柱让发报员回了过去。
等何雨柱回去休息后,电报员又拿了一份电报给了他们这边负责的人。
那人第二天一早找到何雨柱道:“何上校,我们就不能送你回去了,只能送你去就近的车站。”
“可以。”
然后何雨柱就被送到了长途汽车站,他这次没在去见战友,也没时间了,只是买了一些云南的水果和一些普洱茶,就踏上了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