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敢死队出清筹码,“刘关张”再入凯诺科技
第一百四十四章 敢死队出清筹码,“刘关张”再入凯诺科技 (第2/3页)
有些按耐不住。
现在的他就和普通散户一样,觉得买什么都赚,要是不买点股票放着,总觉得空落落的。
一旁的廖国沛眉头微皱,询问道:“不会出变故吗?”
“不会。”
张扬斩钉截铁回应。
其他股票他不敢确定,但凯诺科技这只股票,是他动用柳华的人情换来的内幕控盘。
既然用了人情债,他就必须确保收益最大化。
廖国沛和林广昌对视一眼,默许了张扬的决定。
因为凯诺科技是张扬提供的内幕消息,并且徐翔顶庄后,他还能让美锦集团与凯诺科技传出谈崩的内幕消息,这就说明张扬可能是两家企业的白手套。
企业白手套不是什么秘密,很多看似高胜率的游资,其实都是资本的傀儡。
……
下午3点,A股收盘。
上证指数收在了2896.3点,涨幅是0.55%,单日最高冲击到2923.24点,最低下探到2884.13点,由于午后出现了跳水行情,没能站上2900点这个关键支撑位,最终收了颗十字星。
不同于上证指数的十字星,深证成指收的是一根阴线,今开11315.92点,收在了11190.71点,跌幅是0.46%。
近期A股的风格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切换,权重指数板块开始代替热点题材板块,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
当然了。
也有可能是国家资金发力。
凯诺科技由于没有新主力资金的介入,毫无悬念地收在了跌停板,现报4.68元。
张扬回到自己办公室后,开始编辑今天的简评。
[今日A股两大指数均出现资金承压,上证指数收在了2896.3点,涨幅是0.55%,深证成指收在了11190.71点,跌幅是0.46%,两大指数成交量较上个交易日,减少约100亿成交量,北向资金出逃47亿,内资净流入76亿,需特别关注资金流动性问题。]
“啪——”
张扬敲击键位发送。
[财研网6月22日收盘简评]:今日A股两大指数均出现资金承压,上证指数收……
简评发出去不到十秒钟,浏览量就高达300次,显然还有很多股民在复盘。
300。
500。
800。
张扬看着飙升的浏览量,只能期望有缘人看得懂。
虽说他是一名收割散户的游资,但这并不妨碍他提醒散户预防未来可能的下跌。
游资和财研网老总,两种身份,两种不同的立场,不过无论站在哪种立场,均要行利己之事。
现在张扬已经100%确定,前世A股中旬的暴跌,就是由于资金承压而造成的。
不出意外的话,机构已经开始抽离资金,而散户还毫不知情,至于一直拉权重指数板块的资金是谁,答案早已经呼之欲出。
张扬通过财研网发出简评后,著名经济学家杨德龙,同样在微博更新了自己的动态。
[6月22号也已经收盘,权重指数股再次领涨,但外资已经连续三天呈现流出,我认为接下来A股会出现严重的资金承压问题,特别是IPO重启和创业板设立后,场内资金需要特别注意。]
他已经连续喊了半个月的资金承压,不少粉丝已经免疫,甚至觉得啰嗦至极。
[蹲坑蹲出翔]:杨老师你就别说什么资金承压问题了,我感觉就是在大惊小怪,因为你的误导,我们很多人都踏空了。
[小单车]:我发现经济学家都有点毛病的,隔壁的李大霄一直喊牛市,杨德龙就一直喊资金承压,刘纪鹏则是疯疯癫癫,说什么量化时代即将来临。
[爱吃巧乐兹]:这轮如果我信李大霄,从3月开始买,现在已经赚几十个点了,可我偏偏信了杨德龙,后悔啊操!
[云淡风轻]:虽说我也踏空了,但依旧相信杨老师,我炒股十几年了,上一次拼命缩量上涨,是2007年牛市末尾,我只能说,各位小心顶背离。
连续缩量上涨的行情,资金明显出现了分歧,只是很多散户根本看不出来。
就在杨德龙提示风险的时候,李大霄依旧呐喊着牛市。
[同志们,上证指数又不出所料地上涨了,今天收在了2896.3点,涨幅是0.55%,可喜可贺啊,如果是一星期前入场的同志,应该收益率在10%以上了,对于观望的同志,我认为要抓住机会,无量牛它又回来了!]
李大霄振臂高呼之下,无数网民跟着呐喊。
[空山咖舍]:无量牛!无量牛!
[热爱生活]:大霄老师水平太高了,我跟着买,一周赚了17个点,爽!
[费沁]:我买晚了呜呜呜,只赚了6个点,不过可以了,毕竟我投了500万进去。
就在李大霄更新微博,受到粉丝狂热追捧的时候,远在天府出差的杨德龙直接破口大骂:“还在无脑唱多,真要突然崩盘,李大霄你还想不想活了?”
不止是杨德龙,燕京的刘纪鹏看着李大霄的微博动态,皱眉道:“无量还能是牛市?李大霄这家伙不会是收钱了吧?”
金融圈业内,90%的人都保持谨慎观望态度,剩下9.9%则是想要吃鱼尾行情,只有0.1%的人觉得还处于牛市上升期。
……
而在另一边。
华夏基金公司。
穿着女款修身白衬衫,搭配高腰深蓝色牛仔裤,胸口还悬挂着实习工牌,依旧青春洋溢的何婧看着财研网的简评,若有所思。
“资金流动性问题。”
“会枯竭吗?”
“貌似有这个可能。”
“现在两市成交量还不足3000亿,却要设立门槛更低,需要大量融资的创业板,以及IPO重启又需要市场资金去承接。”
“假设市场要暴跌,那么我的投资计划应该在下跌之后,问题来了,什么板块收益率最稳,且募集资金最迅速呢?”
何婧在思考这个问题。
她知道财研网是张扬在负责终审运营,简报想表达的东西,只有一定高度的人才能看得懂。
在她思考这个问题时,顶着个地中海,穿着浅蓝色衬衫的华夏基金公司主管林卫国敲响了敞开的办公室玻璃门。
“咚咚——”
轻轻两声,吸引了何婧注意。
“在忙呢?”
“方向选定了没有?”
还不等何婧回应,林卫国就介绍他身旁的青年道:“嬴于飞,剑桥大学毕业的,我把他安排当你的助理,分担一下工作。”
“何经理好。”
嬴于飞连忙打了声招呼。
何婧看了眼嬴于飞,对方个子不高,大概一米七左右,五官偏清秀,颜值中等偏上。
“你好。”何婧礼貌回应过后,目光看向林卫国道:“我打算往房地产方向募集资金。”
“房地产?”林卫国想了想,拍板道:“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现在国家基建搞得如火如荼,房地产行业像是雨后春笋般涌现,未来十年可能都是高速发展期。”
“是的。”
何婧点头附和的同时,又说道:“除了房地产,我还要混合债券确保抗风险能力。”
她的投资风格相对稳健,并不适合激进投资。
在看见A股存在流动性枯竭问题后,何婧就想到了房地产和债券的混合基金,用一部分国家债券收益去抵消房地产的下跌。
很多股民都听说过,银行和证券是跷跷板行情,但其实债市和股市才是真正的跷跷板行情。
为什么说是跷跷板行情?
在什么情况下,股民或者机构会大笔买入股票?
国家经济强劲,或者经济复苏前,股民和机构会大笔买入股票,因为股市是GDP的晴雨表。
如果国家经济处于低迷呢?
毫无疑问,市场绝大部分资金,都会选择收益率平稳,具有抗风险属性的债券。
为什么债券能抗风险?
就拿国债来说,如果连国家信用背书的债券都扛不住风险,那这个国家基本玩完。
金融投资领域的最后防线,就是国家债券。
“债券混合基金,会不会有点太保守了?”嬴于飞有些不解,从语气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并不想当何婧的助理。
都是实习生,他可是剑桥海归,居然给另一个实习生当助理,他心里肯定是不服的。
何婧瞥了他一眼,说道:“如果A股下跌呢?”
“怎么可能!”
嬴于飞直接否决,看了眼身旁的林卫国,又直视何婧道:“全世界股市都在走修复行情,这轮行情最起码上攻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