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货币政策靴子落地,凯诺科技吸筹拉升

    第一百四十七章 货币政策靴子落地,凯诺科技吸筹拉升 (第2/3页)

政策,这和上季度的货币政策会议一样,说明放水依旧持续。”

    张扬点出重点。

    林广昌在国企混过,也可以听得懂官话,他点头道:“没错,周行长说了很多,但股民真正想听的就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这八个字,相当于给未来货币定调。”

    三人闲聊时,目光始终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利用大盘短期的拉升进行吸筹。

    凯诺科技今天并没有跌停,而是小幅下跌3%,现报4.08元。

    在张扬、廖国沛等人吸筹的时候,远在江浙财经大学的赵强眉头紧锁,似乎发现了什么端倪。

    “跌到位了吗?”

    “按理来说,一只被游资控盘过的股票,不可能这么快跌到位,特别今天大盘还是低开。”

    在他看来,如果上一个交易日的筹码是散户互相承接,那么今天大盘回调,凯诺科技的承接力度不应该这么强。

    6月23号散户进去承接,可以理解为搏小幅反弹,就类似于首阴战法,就赌你10%下跌以后,第二天会给出上涨。

    可今天的情况,明显是搏反弹失败了,因为凯诺科技开盘依旧下跌,这种情况理应加剧恐慌盘、投机盘和套牢盘的出清。

    再看分时量能,赵强发现分时能量虽然不大,每分钟就几十手,但就在大盘拉升的瞬间,是有资金大笔吃单的。

    “难不成国家资金在重仓凯诺科技?”

    “还是说……”

    赵强眼神微眯,他总感觉凯诺科技有些不对劲。

    如果昨天的盘面可以解释为散户使用“首阴战法”,进来看看有没有机会,那么今天的承接力度,完全无法用“非人为”去解释。

    “不对!”

    “有点不对劲!”

    赵强眼睛眯成一条线,死死盯着分时盘面。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开始介入分时吸筹,试试到底有没有游资的存在。

    就在他吃了十分钟筹码后,廖国沛率先发现了有资金介入,连忙说道:“好像被发现了,有资金在和我们抢筹。”

    廖国沛能看出来,张扬自然不会看不出来,快速决策道:“停止分时买单,试探对方意图。”

    “这样不就明牌了吗?”

    林广昌不解。

    原本维持在30手到60手的每分钟买单,现在突破到了100手,如果张扬、廖国沛和林广昌三人停止买入,量能会瞬间回到原先30到60手的区间。

    现在介入的资金也会明白,有资金一直正在吸筹。

    “就是要明牌,而且尾盘还要制造资金异动,提醒所有人,凯诺科技有资金在吸筹。”

    张扬淡淡笑道。

    “???”

    “???”

    廖国沛和林广昌顿时懵逼。

    他们目光移开电脑,看向主位的张扬,异口同声道:“我们手里筹码不够吧?”

    昨天复盘张扬明明说,要吸筹到一个亿左右,可现在满打满算就七千来万,距离一个亿还很遥远,如果现在制造资金异动,那到底是拉升还是不拉升?

    两人想不明白。

    他们不懂张扬在想什么。

    张扬抬头看着两人疑惑的目光,讲解思路道:“周一徐翔、孙国栋自救,我们观望了一天,等待恐慌情绪蔓延,周二我们下场捡带血筹码,到了现在周三,恐慌情绪最多再维持一个跌停,但由于我们资金介入,吃下了恐慌筹码,股价已经趋向于平稳。”

    “如果我们想要更便宜的筹码,常用手法是震荡或暴力砸盘,人为制造跌停恐慌。”

    “那问题来了。”

    “顺应大盘吸筹,徐翔和孙国栋那帮游资可能看不出来,但砸盘下杀这么明显的游资行为,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张扬换了口气,继续讲述道:“不砸盘,我们拿不到更便宜的筹码,砸盘,其他游资可能介入,并且他们手中的筹码会比我们的便宜,容易遭到对方狙击。”

    “另外凯诺科技和美锦集团是借壳上市,这里面涉及到停牌调查,要是只有我们一家炒作,可能会有巨大风险。”

    “在已经拿不到更便宜筹码的前提下,现在首要任务不再是吸筹,而是在吸筹的同时,吸引各方资金的关注,引诱它们回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露出破绽,先让一部分回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牢牢掌控住盘面局势。”

    赵强以为是自己发现破绽?

    实则不然!

    只是张扬的故意为之!

    他之所以不指挥廖国沛和林广昌砸盘,是不想闹太大动静,毕竟他们没完成吸筹。

    可要是放出小诱饵,这样既不会闹太大动静,还能吸引场外资金持续关注。

    等到了尾盘大手笔扫货,一切都会尘埃落定!

    随着张扬话音落下,廖国沛顿时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吸筹和渲染情绪同时进行。”

    “还得是joker想得周到,连风险防范都有对策了。”

    林广昌眼前一亮。

    企业借壳上市,确实需要停牌进行资产整合,如果就只有他们三人推动股价,很容易可能会进入证监会的调查名单。

    “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涉及到停牌的借壳上市,还是谨慎一点为好。”张扬嘴角带笑,轻描淡写间说出心中顾虑。

    “幸好我不是徐翔、孙国栋,不然遇到joker这个怪物,真可能会抓狂。”

    “我也是。”

    廖国沛和林广昌发出感慨。

    随着张扬三人停止了吸筹,远在江浙财经大学的赵强在看见1分钟成交量回到49手,还有30手是自己的时候,忍不住拍桌道:“居然真有资金在吸筹!”

    再三犹豫过后,赵强减少了一半买单,他想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只想进来分一杯羹,无意破坏他们的吸筹盘面。

    读懂对方盘面语言那刻,张扬平静说道:“对方只想做跟随,我们把筹码补上。”

    廖国沛:“收到。”

    “明白。”

    林广昌连忙应答。

    赵强减少的那部分,又由张扬、廖国沛和林广昌补上,四人保持着默契与平衡。

    ……

    在张扬等人吸筹的时候,《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也进入到了记者采访环节。

    “下面有请媒体记者提问。”

    会议助理开口宣布。

    “唰唰唰—”

    站在会议厅媒体区域的一众记者连忙举手示意,眼神都带着期盼。

    会议助理扫视了一眼,指定人选道:“第一排,穿着白衬衫的那个外国记者。“

    被点名的记者连忙站起身,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看向周川道:“周行长你好,我是法新社的媒体记者,刚才你提到了华国人民银行会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但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1月信贷资金规模是1.62万亿,2月信贷是1.07万亿,3月新增信贷是1.89万亿,4月和5月新增信贷出现腰斩,分别是5918亿和6648亿,你刚才强调的适度宽松,是否和一季度例会的适度宽松不一样?”

    前面喊“适度宽松”,信贷资金狂飙到万亿。

    可从信贷数据来看,哪怕周川依旧说“适度宽松”,可这个适度宽松貌似不再那么宽松。

    法新社记者的这句话,也牵动了万千股民的心。

    要知道在六月初,就有市场小作文说,国家要收紧信贷资金,不再大水漫灌。

    然而周川的一句“华国人民银行会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打破了这则小作文谣言。

    现在法新社记者重新提及,显然是要个确切消息。

    周川看了眼桌面稿件,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关于信贷问题,我们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下一位。”

    助理开口提醒。

    “这里是凤凰卫视媒体,周行长提到了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是否说明前面存在过度宽松的现象?”

    提问的记者都非常敢问,而且每个问题都让观看直播的万千股民直咽唾沫。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周川显然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