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吾以救世也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35章 吾以救世也 (第1/3页)

    和马钰分别后,朱标先是找到朱樉:

    “二弟,帮我调查一下官吏的生活情况。”

    朱樉茫然的道:“具体哪方面的?”

    朱标说道:“生活条件,就是他们的衣食住行,看看生活是拮据还是富足。”

    “就调查应天府的官吏情况即可。”

    如果应天的官吏生活都那么穷困,那地方就更别提了。

    朱樉疑惑的道:“调查这个做什么?”

    朱标倒也没有隐瞒,说道:“表弟说大明的俸禄很低,官吏生活拮据,你查一查是不是这种情况。”

    闻言朱樉说道:“嗨,这事儿不用查,我知道。”

    “前天工部郎中计桓的母亲病逝,奔丧的钱都没有,还是同僚帮他凑的。”

    “御史台的御史沈翊,堂堂七品官,老娘过寿就买了三斤猪头肉待客。”

    “……”

    他一口气说了十几个例子,全都是官吏生活上的穷困之事。

    末了他说道:“就以七品官为例,每年八十石俸禄,关键还不能全额拿到。”

    “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现钱,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储备,很多时候会折成布帛和香料之类的。”

    “户部折给官吏的时候,是按照市场最高价计算的。”

    “可是官吏拿布帛到市场出售的时候,根本就卖不出那么高的价格。”

    “甚至商贾会专门在官吏发俸禄那几天压价,粮商会在那几天抬价。”

    “官吏们等着米下锅,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里外里一折腾,实际到手的俸禄只有六成左右。”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粮食确实够吃了。”

    “可他们是官吏,需要人情往来。”

    “红白喜事你得随礼吧?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你得走一走吧?”

    “你当了官,家乡有人遇到困难求到你头上,不能视而不见吧?”

    “别地的官是什么情况我不知道,应天府的官我就这么和你说吧。”

    “只要不贪的,十个有九个入不敷出。”

    “剩下那一个是家底厚,有家里给补贴。”

    朱标听的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情况竟然恶劣到这般地步,你就没有和爹说过这事儿?”

    朱樉摊摊手道:“说了,咱爹说天下百姓大多饭都吃不上,官吏们衣食无忧还不满足,就是太贪。”

    说到这里,他讥讽的道:“咱爹给自己订的早膳12道菜,午膳24道菜。”

    “啧啧,突出一个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朱标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的跳,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

    “再胡说八道小心我揍你。”

    “把详细情况写成书面材料给我,过几日我有用。”

    朱樉说道:“我那就有现成的,明天让人给你送过去。”

    朱标点点头,心情沉重的离开了。

    表弟常说,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以前他还不信,现在才知道,大明这个班子确实很潦草。

    尤其是自家老父亲,压根就没有一点皇帝的意识。

    又要马儿跑,又不要马儿吃草,这不是扯淡吗。

    以前天下还没有一统,低俸禄的理由是钱粮紧缺,大家还能忍受。

    可现在天下一统了,还这样谁能受得了?

    关键你皇帝给自己规定的早餐12道,午饭24道。

    却要求官吏们只能吃干饭,连油腥都吃不到,谁肯给你干活?

    必须得改。

    而且此事必须要尽快解决。

    大明一统天下,马上就要开始治理天下了。

    如果让官吏饿着肚子干活,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想一想就知道了。

    表弟那句话说的好,高俸禄无法杜绝贪腐,但可以让想当清官的人没有后顾之忧。

    否则就是逼着官吏去贪。

    一路回到东宫,他照例先自己单独思考。

    将马钰所讲的东西记录下来,然后梳理出重点。

    再和当前的形势进行对比,以便于更加清晰的掌握其精髓。

    对于部分内容,他越看越觉得很妙。

    比如强制百姓分户,打造家庭体系。

    将家族分拆成一个个小家庭,分散他们的力量,这有点类似于推恩令。

    还有就是修改历法,采用黄帝历简直是神来之笔。

    以前朝廷要用很多方法,来证明自己是华夏正统。

    比如朱元璋就迫不及待的给元朝修史。

    如果真采用了黄帝历,比修十部元史都好用。

    关键此法还很实用,方便世人。

    朱标觉得,这个提议自家父亲是肯定会同意的。

    不过有些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