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父女姐弟与长安学堂(4K,求订阅)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091父女姐弟与长安学堂(4K,求订阅) (第1/3页)

    刘裕让刘义真去建康,并非突发奇想。

    刘义真在关中的表现,已经证明他在军事上没有问题,但他作为宋国世子,将来不可能只是一个新的军头,必须军事、治国两手抓。

    现在让刘义真入朝辅政,主要也是为了锻炼他在治国方面的才能,同时也正可借此树立刘义真在朝堂上的威望。

    就算闹出什么大的纰漏,刘裕还在,也能够出面替他收拾残局,为他保驾护航。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刘义真表现出的政治眼光,刘裕可以放心让他去建康。

    刘义真起初是有些惊愕的,但转念一想,距离刘裕称帝还有两年,久居彭城,在刘裕的羽翼之下,也确实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

    刘义隆说储副不宜外任,这句话是有道理,但入朝辅政绝不能算外任。

    “孩儿谨遵父命。”刘义真拱手应道。

    刘义隆见状,连忙请求:“父亲,孩儿愿随阿兄入建康。”

    如果刘义真走了,彭城也就没什么值得刘义隆留念的了,倒不如跟着二哥一起走。

    刘义真闻言,欣慰不已,自己去了建康,还真不放心兄弟们留在彭城:“父亲,不如让众兄弟随我去建康,孩儿当为他们聘请名师,悉心教导。”

    刘裕一怔,他答应刘义真不会宠溺其余诸子,不代表他愿意把儿子们都送走,连面都见不着。

    “就让车兵、车儿、车子随你去吧,其余兄弟年纪太小,暂且养在他们母亲身边。”

    当然,刘裕此举主要还是为了留下刘义恭,什么年纪太小都只是借口,原时空时,刘义隆出镇荆州,刘裕就让他把年仅三岁的刘义季带在了身边,放心交由刘义隆教养。

    可以说,刘裕对待刘义隆的态度非常矛盾,他欣赏刘义隆的聪慧与才能,但内心又非常憎恶这个儿子。

    刘义真想了想,留下的诸子中,年纪最大的五弟刘义恭尚且只有五岁,就算留在彭城,也确实构不成威胁。

    能把刘义符、刘义隆、刘义康带走即可,当然,主要是为了带走刘义符。

    “孩儿领命。”刘义真拱手道。

    刘义隆则喜道:“孩儿多谢父亲。”

    刘裕点点头,看向刘义真:“回去好生准备,为父会表奏你为尚书令、中领军,等朝廷颁下恩旨,再走也不迟。”

    领军将军执掌宫城禁卫,资历较浅者,称中领军。

    “孩儿谨遵父命。”

    刘义真的话音刚落,丁旿匆匆入内通禀,原来是刘兴弟带了儿子徐湛之、徐淳之回来娘家省亲。

    “快!快传!”刘裕有些激动。

    听说是嫡长女带着外孙来探望他,他当然高兴了。

    刘兴弟牵着两个孩童进门,她比刘义真、刘义隆兄弟大了许多,时年三十六岁。

    “女儿拜见父亲。”

    “孙儿拜见外翁。”

    “免礼,免礼。”刘裕笑呵呵道。

    刘兴弟刚起身,刘义真、刘义隆便忙着行礼道:“小弟见过阿姊。”

    刘义真虽然已经是世子了,但也不能在刘兴弟面前放肆。

    原时空中,徐湛之牵扯到谋反案中,刘义隆大怒,下令处死徐湛之,刘兴弟于是往宫中找他哭闹,说:你们家本来就贫穷低贱,如今有了一顿饱饭就要杀我的儿子吗!

    刘义隆即使当了快二十年的皇帝,也只能跟着大哭一场,赦免了徐湛之。

    当然,这也就是刘义隆重视亲情,如果遇了李隆基,别说外甥,哪怕是亲儿子,他都能一天之内宰掉三个。

    刘兴弟笑道:“二郎、三郎,无需多礼。”

    年仅八岁的徐湛之带着弟弟乖巧地向两位舅舅行礼,而后便被刘裕揽入怀中。

    刘义真不让他亲近儿子,难道他还不能疼爱外孙吗。

    两个外孙从小失去了父亲,惹人怜惜,又是隔辈亲,刘裕对他俩视如己出。

    刘兴弟见到这一幕,倒是由衷地喜悦,但她今日回娘家,确实是有正经事。

    “父亲,二郎如今成了世子,大郎也已经闭门多日,想必他也反省了,还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