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风云诡谲间的权力博弈
第九十二章 风云诡谲间的权力博弈 (第2/3页)
王爷,如今形势严峻,我们一方面要尽快收集证据,证明我们招兵买马是为了抵御外敌。另一方面,要加强王府的防卫,以防不测。”
杜如晦也说道:“王爷,我们还可以派人去拉拢一些中立的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支持我们。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太子一派的动向。”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房爱卿,你负责收集证据;杜爱卿,你去联络那些中立大臣。我会加强王府的防卫。”
房玄龄和杜如晦领命而去。李世民又唤来尉迟恭,说道:“尉迟将军,你带领王府的护卫加强巡逻,提高警惕,防止有人暗中使坏。”
尉迟恭抱拳领命,大步走出书房。李世民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度过这次危机。
皇帝的两难抉择
早朝散后,李渊回到了御书房。他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李世民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裴寂的弹劾也并非毫无道理。如今朝堂上两派争斗激烈,若处理不当,恐会引发内乱。
这时,皇后走了进来。她温柔地说道:“陛下,秦王势力日益膨胀,若不加以遏制,日后恐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也会危及我大唐的江山社稷。陛下一定要慎重考虑啊。”
李渊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皇后又接着说道:“陛下,太子仁厚善良,若能继承皇位,必定能将大唐治理得繁荣昌盛。而秦王野心勃勃,难保日后不会谋反。”
李渊心中有些动摇,但他还是说道:“朕自有分寸,此事容朕再想想。”
然而,朝堂上的争斗并未因此而平息。支持太子和支持秦王的大臣们依旧在朝堂上明争暗斗,互相攻击。李渊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
意外军情打乱节奏
就在局势愈发紧张的时候,一封加急军报送到了李渊的手中。原来是突厥部落突然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进犯大唐边境。
李渊看完军报后,顿时心急如焚。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李世民挺身而出,说道:“陛下,如今突厥来犯,儿臣愿率领大军前往边境御敌。儿臣定当全力以赴,击退突厥,保我大唐边境安宁。”
李渊看着李世民,心中有些犹豫。一方面,他知道李世民军事才能卓越,派他出征定能有胜算;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他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充势力。
裴寂站出来说道:“陛下,秦王如今身负嫌疑,此时派他出征,恐有不妥。不如派太子李建成出征,既能锻炼太子的军事能力,也能让太子立下战功。”
此言一出,支持李世民的大臣们纷纷反对。萧瑀说道:“陛下,太子从未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此时派他出征,恐难以应对突厥的大军。而秦王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只有他能胜任此任。”
李渊陷入了沉思。经过一番权衡,他最终还是决定派李世民出征。他对李世民说道:“秦王,朕就派你率领大军前往边境御敌。你要全力以赴,早日击退突厥。但你也要记住,不可借机扩充势力。”
李世民拱手领命:“陛下放心,儿臣定会不负陛下所托。”
出征前夕的牵挂
秦王府内,一片忙碌的景象。士兵们忙着整理武器装备,将领们在商议行军路线。
长孙王妃为李世民收拾着行囊,眼中满是担忧:“王爷,此次出征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有什么闪失。”
李世民握住她的手,说道:“夫人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的。此次出征,不仅是为了击退突厥,也是为了向陛下和那些怀疑我的人证明我的忠心。”
出征的那天,长安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为李世民的大军送行。李世民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他看着眼前的百姓,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保家卫国。
太子的小动作不断
太子李建成得知李世民出征的消息后,心中既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