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老兵不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17章 老兵不死 (第1/3页)

    太极殿。

    李承乾捏着黑隼从泾阳送来的急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陛下,”

    罗通单膝跪在金砖上,

    “隐杀在泾阳废墟里找到了这个。”

    他呈上一块被箭簇刺穿的孩童肚兜,上面绣着的虎头已被血浸透。

    李承乾的指腹抚过肚兜上的针脚,那是长安西市最常见的样式,五文钱就能买一个。

    三日前,这孩子或许还在母亲怀里啃着麦芽糖,如今却成了急报上冷冰冰的数字。

    “李一,”

    李承乾冷声吩咐道,

    “传朕旨意,即日起,长安戒严,所有宗室子弟编入禁军,妇孺迁入皇城避难。”

    李一刚要领命,却被他按住手腕。

    “还有,”

    李承乾望着殿外飘飞的落叶,

    “备龙旗,朕要御驾亲征。”

    李一扑通跪下,额头撞得地面上:

    “陛下三思!长安不可无主,您若有闪失,大唐......”

    “大唐的根基,不在这太极殿的龙椅上。”

    李承乾打断他,从暗格取出李世民的佩剑“定业”,

    “在泾阳的尸骨里,在西州的城墙下,在百姓攥紧锄头的手里。

    朕若缩在长安,才是真的断了大唐的根。”

    他将剑重重拍在案上。

    次日早朝。

    李承乾穿着玄色征袍,腰间悬着“定业”剑,站在丹陛上时,百官竟一时忘了跪拜。

    “陛下这是......”

    户部侍郎颤声问道,话音未落就被李承乾凌厉的目光钉在原地。

    “吐蕃赞普芒松芒赞,犯我泾阳,屠我子民。”

    李承乾开口说道,

    “今日,朕以大唐天子之名,亲率六军,西征吐蕃。”

    殿内一片死寂。

    房玄龄颤巍巍的走了出来说道:

    “陛下,长安刚经战乱,国库空虚,老臣愿......”

    “愿什么?”

    李承乾冷笑一声,指着殿外,

    “愿泾阳的冤魂等你凑齐军饷?

    愿西州的残兵等你写完奏折?”

    他解下佩剑掷在地上,剑刃劈开金砖的脆响惊得百官伏地,

    “这把剑,是太宗皇帝斩突厥时用的。

    今日,朕要用它告诉吐蕃,李氏的血性,还没凉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甲胄拖地的声响。

    一个拄着铁拐杖的老将军被亲兵搀扶着走了进来。

    “程咬金?”

    李承乾瞳孔骤缩。这位当年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老将,三年前就因腿疾告老,如今竟穿着出征的铠甲,连花白的胡须都束在颔下。

    “陛下要西征,怎敢不叫老臣?”

    程咬金的铁拐杖往地上一顿,震得案几上的奏章都跳了跳,

    “老臣这条腿,当年在洛阳城下被箭射穿,尚且能斩窦建德的先锋。

    如今对付些吐蕃蛮子,够了!”

    话音未落,殿外又响起沉重的脚步声。

    英国公李绩被两个儿子架着,战袍上还沾着药味。

    他上月咳血刚愈,此刻却挺直了佝偻的背。

    “陛下忘了?”

    李绩的声音带着喘息,

    “老臣在乌海斩过吐谷浑可汗,吐蕃赞普见了老臣的旗,腿都得打颤。”

    紧接着,当年秦叔宝的部将、尉迟恭的后人、甚至连七十岁的前兵部尚书都涌进殿来。

    他们有的缺了胳膊,有的瞎了眼,最年轻的也已花甲,却都穿着磨得发亮的旧甲,手里握着生锈的兵器。

    “臣请战!”

    “臣愿为陛下先锋!”

    “臣家三代葬在昭陵,今日愿随陛下,死在西征路上!”

    苍老的嘶吼震得殿梁都在抖,李承乾望着这群鬓发如雪的老将,突然想起贞观年间的阅兵式。

    那时他们骑着汗血马,甲胄映着朝阳,李世民笑着说道:

    “有这些汉子在,大唐的门,谁也撞不开。”

    “诸位老将军,”

    李承乾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

    “陛下!”

    程咬金打断他,铁拐杖指向殿外,

    “长安的百姓在朱雀门拼锄头,西州的儿郎在城墙淌血,我们这些吃了一辈子军饷的,难道要缩在宅院里看孙子?”

    他扯开衣襟,露出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