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三年之约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32章 三年之约 (第1/3页)

    李福走进银号总铺时,崔明正在核对最后一本账册。

    “殿下。”

    崔明起身时带倒了砚台,墨汁在账册上晕开个黑团,他慌忙用衣袖去擦,

    “臣这就收拾......”

    “不必了。”

    李福按住他的手,指尖触到账册上熟悉的朱批。

    那是他当年逐笔核对的军饷记录,每笔数字旁都标着“西州军”“泾阳守”。

    “这些账册,你比我熟。”

    他从袖中掏出一枚铜印,印面刻着“大唐银号总领”,边角已被磨得光滑。

    “这是父皇亲赐的印信,往后银号的事,你全权做主。”

    崔明的手抖得厉害,接过铜印时差点掉在地上:

    “殿下......臣何德何能......”

    “你有一颗不贪的心。”

    李福笑了,目光扫过墙上的银号章程,那是魏征当年亲笔所书,

    “三年前你顶着崔家压力,把贪墨的族叔送进刑部,这份胆气,比账本上的数字可靠。”

    崔明满脸泪水,对着李福深深一揖:

    “臣定不负殿下所托,银号的每一文钱,都用在明处,记在账上!”

    李福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时瞥见案上的新稻种账本。

    那是他昨晚熬夜核完的,最后一页写着“江南新稻,西州试种,亩产增益三成”。

    他没有带走,只是轻声道:

    “让西州分铺的人盯紧些,别让士族抢了农户的好地。”

    走出银号时,东宫的内侍已在门口等候。

    东宫的议事厅里,房玄龄已带着几位老臣等候。

    案上摊着漕运淤塞的卷宗,江南的粮船在淮河滞留半月,户部与工部互相推诿,竟没人敢牵头督办。

    这是李承乾特意给李福的第一道题,说是“储君理事,当从最难处着手”。

    “太子殿下,”

    房玄龄指着舆图上的淤塞段,

    “淮河沙淤已有十年,历任官员都只敢小修小补,皆因沿岸士族占了滩涂,动土就要拆他们的庄园。”

    工部尚书跟着叹气说道:

    “去年臣请旨清淤,刚动了三户人家的码头,崔家就联合江南士族告到御前,说臣‘扰民误农’,最后只得作罢。”

    李福的指尖划过“崔家庄园”的标记,想起银号账册里的记录。

    崔家在淮河沿岸有十二座粮仓,半数建在违规占有的滩涂上,每年借着漕运不畅哄抬粮价,获利不下十万贯。

    “江南的商户,可有怨言?”

    李福忽然问道。

    房玄龄一愣,随即答道:

    “怨声载道。

    粮船滞留,他们的丝绸茶叶运不出去,损失惨重,不少人已联名递了诉状。”

    “那就好办了。”

    李福的目光亮起来,

    “让银号给商户放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