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山乡蝶变

    第三十六章 山乡蝶变 (第3/3页)

展,如同一台台强劲的引擎,带动了整个红山乡乃至岩台县的经济腾飞。

    工厂的税收、土地的租金、村民的分红和工资收入、物流运输的繁荣……

    原本捉襟见肘的多级财政迅速充裕起来。

    有钱之后,红山乡政府翻新了破旧的办公楼,各个村子也都修通了硬化路。

    基础设施的完善,又进一步反哺了产业的发展。

    除了明玉集团以外的一些小规模资本陆续进入红山乡淘金,类似于红山老腊肉之类的产品也陆续被开发出来。

    短短一年时间,红山乡,这个曾经被外界戏称为神仙来了也犯难的汉东省偏远乡镇,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完成了从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再到向小康生活坚实迈进的华丽蜕变!

    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

    但山间回荡的不再是无奈的叹息,而是机器欢快的轰鸣和人们发自内心的笑声。

    水中倒映的不再是破败的茅草房,而是崭新的厂房和村民洋溢着希望的笑脸。

    满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山乡,终于名副其实。

    迎来了属于它的、红红火火的新时代。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年前的一个午后,一个名叫祁同伟的年轻人,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了这片被遗忘的土地。

    这一年以来,祁同伟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红山乡的每一道山梁、每一条沟壑。

    自行车、手扶拖拉机、边三轮都曾成为他的交通工具。

    他用他的热情和智慧,成功化解了无数陈年的宗族隔阂,协调解决了无数突发的难题。

    为一个个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而祁同伟的辛勤付出,也赢得了所有红山人民的爱戴。

    如今,祁书记这三个字,在红山乡七村二十六寨的老百姓心中,早已超越了职务的称谓,化作了一种近乎传奇的信仰,一份沉甸甸的、改变命运的恩情。

    人们提起他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比漫山遍野绽放的映山红还要炽热、还要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