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重逢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35章 重逢 (第1/3页)柳河村,大路旁一间普通的平房门口,一个白发苍苍的中年男人正在捆扎着从田里收回来的稻草。
他裸露着上半身,黝黑的皮肤上有汗珠滚滚落下,虬结的肌肉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同刀刻一般充满硬朗线条的美感。
如果这一刻在他的身边有一位艺术家、画家、或者摄影师,一定会惊叹于这种从土地里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以及这种力量所营造出来的夸张美感。
那些精致的艺术品在这个活动的、有生命的雕塑面前黯然失色,每一处浑然天成的细节,都是文明跨越千年之后遗留的宝石一般的结晶。
——
但很可惜,这样一个艺术品并没有观众。
相反,他身边坐在马扎上休息的女人似乎早就已经对这样的画面习以为常,甚至习以为常到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当家的,恁看看村口那边,来了好多车!”
“噫怕是哪个大领导又下来检查了。”
话音落下,男人抬头看了一眼,随口说道:
“可能是看光伏的——村里的光伏不是在拆吗?荒着的地也要开了,不得看看?”
“应该是了。”
女人点点头,转而又问道:
“村里怎么说的?那些地?”
“是分下来,还是统一卖了开发?”
“谁知道——恁管呢。”
男人的语气有点生硬,但其实这只不过是他一贯的说话习惯。
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多多少少都还带有着几分“大男子主义”,说话也总是粗犷、乃至于冷硬。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两人的感情不好。
实际上,当年抢收的时候,男人很清楚,当自己的老婆跟自己拿起同一把镰刀、喝下同一只碗里的水时,两人的命,也就连在一起了。
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
三十年如一日,两人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争争吵吵的时候不少,可看着日渐长大的孩子,两人又总是妥协。
这是妥协吗?
其实也不算。
搞不好,孩子也只不过是一个台阶。
“为了孩子”,其实也是“为了自己”。
嘿。
这么说起来,俺还得谢谢他哩。
男人不由得有些好笑。
注意到他的表情,女人皱眉问道:
“恁笑啥?”
“俺笑那小子哩。”
男人回答道:
“屁大点孩子就知道要拿枪打仗了,买炮仗造手榴弹把三叔家房顶都炸塌了,想起来就招笑哩。”
话音落下,女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但笑着笑着,她的眼里又流露出几分惆怅。
她犹豫了片刻,好几次想要开口,但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终于,她转向男人,开口问道:
“当家的,恁说,小子在部队不会出啥事儿了吧?”
“一晃5个月了,也没说给来个信儿。”
“也不知道啥情况哩。”
“他领导不是说了吗?保密项目,保密项目。”
男人鼓着眼睛瞪了女人一眼。
“保密项目能随便来信吗?那小子现在出息了咧,干的事儿都是跟钱学森、跟邓稼先一样的哩。”
“恁白瞎问也白瞎打听——也白瞎说!”
“恁就跟那长舌妇似的,嘴里没个把门的!”
“上次县里领导来,可把你得意的!”
“俺知道。”
女人叹了口气。
她当然知道自己不该瞎说瞎问。
可有时候,自己就是忍不住。
那是她的儿子啊。
几个月一点音讯都没有,怎么能不担心?
虽然说地方政府上时不时也会来看一看,帮着解决解决问题。
但问他们,他们也是一问三不知。
只知道是在部队里干大事,可干的是啥,啥时候能回来
不知道。
儿行千里母担忧,女人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早知道就不送他去当兵了。
去读个技校,都好过上那什么国防科大。
隔壁家孩子不也挺好的吗?
车也买了房也买了,来年就该结婚了。
可自己的儿子,就连现在在哪都不知道。
别人提起来都说羡慕贺奇骏在干大事儿、在给国家出力,可背地里又总是带着点洋洋得意地说什么“我儿子可在家哩”。
这些话已经不止一次传到女人耳朵里了。
她不知道怎么反驳。
只有每隔两个月,县里的大领导亲自来探望的时候,才能扬眉吐气一番。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当家的会说她长舌妇。
那能怎么办?
儿子不在身边,也没啥别的可说的了。
与其说自己是在炫耀有大领导上门,不如说是自己在跟别人炫耀自己的儿子。
俺儿子可还在呢。
不只是我们挂念,领导也挂念着呢。
办完了事儿,他就该回来了吧?
女人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远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