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昔年赵国一代名将李牧,便是殒于王翦的反间之计

    第16章 昔年赵国一代名将李牧,便是殒于王翦的反间之计 (第3/3页)

    “孤明白了。”

    “不过此子……”他心中仍有些许不甘。

    赵高语气平淡地告诫:“此子,眼下切不可轻易招惹。”

    胡亥只得郁闷地应道:“好。”

    肖燃自然不知晓胡亥因他之故,挨了嬴政一记重重的“大逼兜”;此刻他正跟随公孙腾,再次将曲辕犁的精巧构造详细拆解说明,并将堆肥、沤肥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又一次细致地加以阐述。

    这些大秦的能工巧匠们,其聪慧程度远超他的预期,不过短短时日,便已成功仿制出了曲辕犁;而附近的农户们,则已开始积极收集人畜粪便,着手准备进行堆肥与沤肥的操作。

    对于咸阳城中的居民而言,除非是以农为生者,否则大多不会将污秽的粪便视作珍宝。

    因此,公孙腾欲要收集粪便,不过是下达一道命令的事情。

    仅仅半日功夫,便已汇集了以吨计量的……粪便!

    接下来,便是静候发酵成熟,暂时已无肖燃可插手之处了。

    肖燃向公孙腾告了个便,随即离开了官田区域。

    大将军府邸。

    “肖燃……”一名家仆快步迎上前来,神态间透着恭敬。

    肖燃略感意外,“何事?莫非是老师寻我?”

    那仆役恭声回禀:“主人请您移步厅堂一叙……”

    肖燃心中虽存疑惑,却也未曾耽搁,轻轻颔首。

    “我这便过去。”

    稍事片刻之后。

    府邸正厅之内。

    肖燃举步踏入,一眼便望见王翦正襟危坐于主位之上,气度俨然。

    而在他的身侧,另有一位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

    此人面容与王翦有几分相似,相貌敦厚朴实,古铜色的肌肤给人以稳重如山之感。

    听到肖燃进门的脚步声,他的目光立时投注到肖燃身上。

    肖燃顿觉自己仿佛被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锁定,心头微凛,已然大致猜到了此人的身份。

    果不其然,王翦见他到来,朗声大笑,捻须说道:“子正,这位是吾儿,王贲,字仲……”

    肖燃连忙躬身行礼:“下吏肖燃,拜见通武侯……”

    王贲乃是大秦军界的中流砥柱,亦是秦朝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主要战将之一。

    王贲向他颔首微笑,“后生可畏啊……”

    他又补充道:“子正,不必如此拘谨;你既是阿翁所收的弟子,便算是一家人,无需这般见外。”

    关于肖燃的来历与处境,王贲已从父亲王翦处有所了解。

    他的看法与王翦不谋而合:既然是始皇帝的旨意,他们自当抛开一切立场顾虑,倾囊相授,悉心教导肖燃。

    王贲言语温和,态度显得十分友善。

    此人看似宽厚平和,然其用兵之风格,却与乃父王翦迥然不同。

    王翦用兵,惯于正奇相合,时常兵行险着,出奇制胜。

    昔年赵国一代名将李牧,便是殒于王翦的反间之计。

    而王贲,则是一位典型的稳健型将领,行事步步为营,绝不轻易冒险,但求万全。

    肖燃与王翦父子二人交谈片刻,深感获益良多。

    他此刻也完全明白了王翦召他前来的用意——显而易见,是想让他结识这位如今在军中权势赫赫、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的通武侯!

    王翦辅佐始皇帝完成统一大业之后,便选择了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如今他虽身居高位,名号颇多,然手中已无半分兵权,尽是些荣誉性的虚职,实则已处于半隐退的状态;而王贲,则顺利接过了父亲的旗帜,继续在朝堂之上发光发热,为大秦效力。

    厅堂之中。

    肖燃面色郑重地说道:“通武侯之威名,早已传遍四海,上至白发老妪,下至黄口稚童,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大丈夫生于世间,理当建功立业,如通武侯一般!”

    纵然是性情沉稳如王贲,听闻此言,脸上亦不禁露出愉悦之色。

    溢美之词,任谁都乐于听闻。

    尤其这番赞誉,是出自一位潜力无限的后辈之口,且言辞恳切,发自肺腑。

    王贲正欲谦逊几句,忽闻一个细若蚊蚋却又异常清脆的声音响起。

    “哼!阿谀奉承之徒……”

    尽管这声音被刻意压低,但恰好在王贲开口前的短暂寂静中响起,因而显得格外清晰。

    厅中三人皆是一怔,尤其是王翦与王贲,面色霎时变得有些尴尬与不自然。

    他们二人自然心知肚明,这突兀的声音来自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