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共创大秦万世基业!

    第18章 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共创大秦万世基业! (第3/3页)

慨——“可惜他若是能跟子正一般理解朕就好了。”

    结合此刻的问话,他心中灵光一闪,几乎是脱口而出地答道:“莫非……是长公子扶苏?”

    嬴政的面色平静无波,仿佛早已预料到肖燃能够猜到答案一般。

    他语气淡然地确认道:“不错……”

    肖燃听罢,心中顿时了然,看来始皇帝欲重修长城之念,早已有之,甚至很可能已在朝会之上正式提出过;而朝中对此议,定然是形成了支持与反对两大阵营。

    今日自己所看的那份奏章,想必是来自于支持派的大臣,再次上奏敦请陛下早日动工。

    而长公子扶苏,恐怕早在之前,便已在公开场合明确表达过反对意见了。

    一念及此,肖燃便不由得在心中暗自苦笑。

    这位扶苏公子,还真是颇有几分文人风骨与执拗脾性,竟然连雄才大略、乾纲独断的始皇帝,也敢当面直言顶撞。

    不过,转念一想,扶苏素来亲近儒家,推崇仁政,时常规劝其父勿施暴政,对于修筑长城这等耗费巨大、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持反对态度,倒也符合他一贯的政治立场与行事风格,并不足为奇。

    嬴政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肖燃,那张素来冷峻肃杀的脸庞上,此刻竟也浮现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复杂情绪。

    他缓缓开口,再次抛出一个极具考验意味的问题:“在你看来,扶苏此人,究竟如何?”

    肖燃闻言,顿时一个激灵。

    糟了!这绝对是个送命题啊!

    无论如何评价,扶苏都是始皇帝名正言顺的长子,未来的储君热门人选之一。

    对他评价过高,可能引来始皇帝的不快,毕竟父子间似乎政见不合;评价过低,又显得自己刻意贬低、心胸狭隘,同样不妥。

    他脑海中的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飞速运转,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斟酌着词句,不动声色地回答道:“扶苏公子……嗯,据臣所闻,公子为人宽厚仁德,性情刚毅勇武,待人以诚,且能折节下士,深得人心;在我等臣民心中,实乃一位品行高洁、至诚至信的君子。”

    听到这话,嬴政不禁轻笑出声,道了句“小家伙挺机灵…”

    肖燃略带羞涩地笑了笑,并未搭言。

    一声叹息自嬴政口中发出,其中蕴含着难以言喻的情绪。

    “朕曾倾注心血培养他,视其为大秦未来的希望,奈何扶苏心中,朕竟是个残暴的君主…”

    见始皇帝面露无可奈何之态,肖燃尝试宽慰:“扶苏公子尚不知晓陛下为江山社稷付出的辛劳,将来他总会理解陛下的苦心…”

    即便这番劝解连肖燃自己都缺乏信心,此刻也唯有如此安抚这位帝王。

    始皇帝轻轻摆首,觉得对方是否领悟已不再重要。

    因为他的心中,已然有了更为中意的人选。

    嬴政眼神陡然锐利起来,宣示道:“朕平生所为,无需旁人置喙,一切皆为大秦,为这天下苍生,但求扪心无愧即可…”

    他神情平静,那刀刻般的面容透着洞悉世事的威严与决绝,仿佛任何艰难险阻亦无法撼动其意志。

    嬴政磅礴的气度深深撼动了肖燃的内心,令他只觉一股热流在体内奔涌。

    他随即沉声立誓:“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共创大秦万世基业!”

    肖燃脸上流露的真挚让嬴政微微一愣,心头不禁涌上一股暖意。

    始皇帝随即微笑着回应:“朕信得过你。”

    这简短的四个字,却传递出一种毋庸置疑的信任力量。

    肖燃内心深受这份信任的感召。

    这便是千古一帝所独有的胸襟与魄力。

    他慢慢地吐出一口浊气。

    “陛下,关于大秦目前国库紧张的状况,臣方才突发奇想,或许有应对之策…”肖燃话未说完,嬴政已然一愣,望着少年紧绷的脸庞,不禁失笑。

    “嗯,朕晓得了,我们还是先用饭吧。”

    肖燃满头问号。

    不至于吧,难道始皇帝认为自己是在戏言不成?

    他郑重其事地强调:“陛下,臣所言绝非儿戏…”

    嬴政嘴角上扬,他自然不认为肖燃是在信口开河。

    然而,一个庞大帝国的财政问题,又岂是轻易能够化解的。

    朝堂上那么多文臣武将都未能提出令他称许的方案。

    肖燃纵然再有才干,终究还只是个年轻人罢了…

    可当接触到肖燃那无比专注的眼神时,嬴政心念微转,一个近乎荒谬的想法浮现:或许,自己这位十九子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嬴政略作思索后问道:“子正,你提及的方法具体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