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另一种打算

    第二百六十三章 另一种打算 (第3/3页)

 他的心中还在计划另一件大事,要知道汉唐以降,读书做学问的事情,才稍微流向民间。

    在此之前,所有的文学巨著都被世家垄断。

    即便是典籍印刷,文房四宝的生产,也同样被世家掌控。

    从而也就导致了整个朝堂中的官员们,就那么几个姓氏。

    说句不好听的,整个朝堂中的官员,细算起来都是亲戚。

    一旦这些人集结在一起,便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

    甚至遇到手腕弱一点的皇帝,这些世家的力量,足以撼动皇权。

    直到隋唐的时候,当权者这才打破了门阀世家的垄断。

    普通百姓们这才有机会接触到知识,然而这样的后果,自然会让那些门阀世家愤怒。

    甚至不惜勾结外族,不顾百姓生死,妄图颠覆整个隋唐。

    从而导致中原大地四处战火纷飞。

    但这道口子终究还是被打开了,宋朝的时候,更是出现了畸形的文治之兴!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最终再次沦落为某些人手中垄断的工具。

    不光是将知识垄断在自己的手中,就连整个科举的选拔过程,也要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底层的百姓们,根本就没有力量从那些大人物的手中摆脱出来。

    直到元朝的时候,这种情况才彻底被打破。

    只因为那些野蛮的蒙古人,只需要奴隶,根本就不需要读书人。

    就算破例选拔些许的读书人出来,那也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直到朱元璋将元朝推翻,建立大明的时候,提倡八股制度,硬生生将文学的大圈子给圈进了起来。

    以往参加科考的学子们,不说各个学富五车,至少也算的上是博才多学。

    但朱元璋时期,科考的内容,只有那么一丁点。

    也只有这么一点点的知识,反而却成了最困难的知识。

    但凡你想要了解这一点知识,必定要了解所有的儒家经要。

    要么就是一瓶不满,半瓶晃的半吊子。

    即便是脱颖而出,那也只是走了狗屎运,幸运女神不可能永远站在你的身边。

    所以到了后来,整个朝堂上的大权,终究是落入到某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