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发展的方向

    第二百六十八章 发展的方向 (第2/3页)

    蒋瓛正带着几个格物堂的杂役调试测距仪,那是个铜制的圆筒,筒壁刻着刻度,通过瞄准远处的旗杆,能算出距离。

    “再测一次。” 蒋瓛指着三里外的靶场,“昨日试射时,测算的距离差了两丈。”

    杂役里有个叫赵二郎的,原是铁匠铺学徒,此刻正眯着眼透过圆筒观察:“统领您看,刻度在‘三百一十步’,上次是没算准风力。”

    他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东风三级,箭程减五步”。

    正说着,孔承绪扛着火炮零件走来。

    他脸上沾着铅灰,袖口磨出了洞。

    这一个月在铁厂实习,他已能认出磁铁矿和赤铁矿,甚至能算出熔炉温度够不够:“蒋统领,新炮的炮管按格物堂的法子加了夹层,今日可试射?”

    靶场尽头,新造的火炮泛着冷光。

    蒋瓛点头时,却见远处跑来个锦衣卫:“统领,接到急报,需即刻演练防御阵型!”

    众人立刻行动。赵二郎迅速架起测距仪测算靶场范围,孔承绪则铺开地图,按格物堂教的“比例尺”标注防御点位:“此处地势较高,可架设火炮;彼处狭窄,适合布置障碍……”

    演练结束后,蒋瓛看着精准的阵型布局,对孔承绪道:“你这测算本事,比只背兵书管用多了。”

    孔承绪摸着炮管上的温度,忽然明白为何皇孙要让兵法先生学格物,纸上写的“知彼知己”,终究要靠实打实的测算才能落地。

    消息传到东宫时,朱雄英正在看江南送来的麦收报表。

    苏州府的亩产比去年多了一成,备注里写着 “格物堂《春耕要诀》普及之处,收成尤佳”。

    冯保端来新茶:“殿下,曲阜回信了,孔彦缙说要派十个懂农事的老秀才去江南,专门教‘儒学与农桑’”

    朱雄英笑了:“让他们去。再告诉李三槐,把《麦收测算》编成歌谣,让杂役们教农户传唱,‘行距一尺五,穗子满当当’好记。”

    ……

    新学堂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明的各个角落蔓延。

    苏州府的印刷厂内,泡过桐油的活字运转得愈发顺畅,一本本带着淡淡油香的课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