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云龙八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第47章 李云龙八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第2/3页)
几艘重型航母。
长津湖战争期间,在东线附近海域最少有敌人的四艘重型航母,直接给M军提供空中支援。
而且敌人拥有数百艘战舰,棒子岛就跟个玉米棒子一样,东西两边都是海岸线,地形狭长。
敌人的海军可以从任意一个点实施登陆,让你防不胜防,一旦我军向南推进的太远,敌人很可能会故技重施,再来一次任川登陆,让你腹背受敌。
除了舰载机,敌人还有空军,几千架的各型战斗机,轰炸机,也是我军没有的。
当时我们的空军初建,实力弱小,根本无法和敌军抗衡,所以战争前期我们没有出动空军,也就导致了制空权完全丧失,到了后来空军参战了,但是实力也相对较弱,只能保证拥有部分制空权,甚至都无法保证整个后勤补给线的安全。
至于说陆军装备上也是相差甚远,敌人一个师的重火力都超过李云龙他们一个兵团了。
坦克我们没有,人家一个团就有几十辆坦克,上百辆的装甲运兵车。
后来我军装甲兵参战了,但是坦克数量连人家一个零头都比不上。
而且即便坦克参战,打仗也是小心翼翼的,因为人家有制空权,炮火还那么猛,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人家的飞机和重炮团给你灭了。
即便是轻武器方面,也是相差甚远。
我们武器杂乱,基本上是万国造,战士们手里拿的武器装备可谓是五花八门。
有自己生产的枪支,还有一部分是之前缴获的小鬼子的,当然了还有蒋大队长送的M械装备,还有一部分是苏械,还有少量的英械,法械。
别说什么口径不统一,后勤保障困难什么的?
有枪用就不错了。
当时没有一个师的步枪是统一型号的。
不过子弹倒是也不缺,我们的兵工厂可以生产各种型号的子弹,也完全可以满足前线需求,前提是能运的上去。
我们的后勤压力不是来自于武器口径问题,而是敌人的轰炸。
直到中后期,不仗义的老毛子一看,你们打的还真行,老M也没想象的那么强大,他们才开始大规模的支援我们。
所以到了中后期我们才获得了大量的苏式装备,前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