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刘备的威名传到了曹操耳边

    第106章 刘备的威名传到了曹操耳边 (第2/3页)

甚至隐隐有能够和袁绍掰手腕的资本!

    太好了!

    赌对了!

    这样的主公才好啊!

    这才是我们徐州合格的领头人啊!

    不怕主公太强势,就怕主公像弱鸡。

    跟着这样的主公才能带着他们的家族走向权力的巅峰啊。

    保守!

    这个秘密必须保守!

    必须薅光大汉世家的羊毛,壮大刘备的实力!

    他们如今已经被刘备纳入集团核心。

    这就意味着,刘备越强大,他们的家族也就越强大!

    荣辱与共!

    于是他们的情绪由一开始的惶恐不安转向狂喜。

    陈登激动拱手道:

    “主公生财有道,有这三大产业在手,何愁大业不成。”

    张纮也激动地表态道:“吾愿竭力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

    世家在识时务这块没得挑,一点就通。

    于是刘备扶起他们,大笑道:

    “有你二人加入,大业可成矣!”

    ....

    东郡。

    曹老板最近心情不错。

    他和袁绍成功结盟,袁绍大方地给了他一些资助,借了一批农具给他,还表奏他为东郡太守。

    于是他以东郡太守的身份,又向世家恩威并施地借了一批粮食,组建了一支数万人的屯田兵。

    没仗打的时候就耕田,有仗打的时候就随军出征。

    于是凭着袁绍资助的农具,曹操快速开垦了一批新田,同时兴修水利。

    他看着秋收后的成绩非常高兴。

    因为他收获了将近200万石粮食,是其他郡的2倍甚至3倍。

    要知道,在他施行屯田令之前,东郡秋收也才只有70万石粮食啊。

    曹操这一波操作下来,从原来的缺粮缺人,到如今五谷丰登,欣欣向荣。

    这让本地世家对曹操愈发欣赏,对他的调度能力非常认可,纷纷夸他是治世能臣。

    同时也认为曹操是一个合格的领头人,可以为他们争取一定的利益。

    于是东郡内部从一盘散沙渐渐趋于团结,以曹操为主。

    接下来,只要把冬小麦种下,等来年开春他就有足够的粮食向东边扩张了。

    柿子挑软的捏,曹操最想吃下的就是东边青州的黄巾军。

    只要把他们吃下,吸收他们的土地和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