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不差钱

    第124章 不差钱 (第2/3页)

    “那荀休若愿意辅佐玄德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虽然我们学不了玄德的操作,但这屯田兵制度倒是有可取之处。”

    “战时作战,闲时耕种,而且还避免了地主豪强以及税吏的过手,更高效地将民粮转化为军粮。”

    “元直大才啊,竟能想到如此妙计,难怪年纪轻轻便能掌管数万兵马。”

    徐庶感慨道:“多亏了主公赏识,否则我哪有这般机会展露身手。”

    孔融摆摆手:“哎,不必自谦。”

    “长绪,你觉得这个制度如何?”

    孙邵道:“若北海也执行这样的制度,想来能缓解明年粮食紧缺的问题。”

    “不过除了这制度,水车和曲辕犁也要跟上,这两样东西能大大提高我们种田的效率。”

    “如此一来,北海就不缺粮了。”

    “只是搭建技术方面还需要玄德公支持。”

    孔融点点头。

    关羽笑吟吟道:“我大哥应该会很乐意帮助孔公的,孔公尽管向我大哥提就是了。”

    关羽心说明年咱们就是同事了,客气啥。

    不过在真正成为同事之前,小心钱包别被我大哥收割就是了。

    孔融闻言一喜:“若是如此,便再好不过了。”

    孔融觉得这次来东海总算是来对了!

    不仅和刘备巩固了友好关系,还学到了屯田之策,甚至还有机会得到刘备的基建援助。

    于是孔融怀着美好的心情,与徐庶、关羽等人一一告别,离开了驻地,前往郯县。

    .....

    此时水泥地已经铺遍了整个郯县。

    往日坑坑洼洼,泥泞的道路都被抹平了。

    百姓们好奇地踩在水泥地上,感叹水泥的神奇。

    “前段时间还好奇太守大人铺这些泥巴干什么,搞得大家出入都不方便,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没想到这灰色泥巴风干后竟这么硬。”

    “什么灰色泥巴,这叫水泥!”

    “对,水泥!水泥真好啊,踩着真舒服。”

    “别说,平时这里到处是灰尘,半日时间房顶就能积一层灰,自从铺了水泥后,现在整条街道都清爽了许多。”

    “听说过几天太守婚礼会有很多贵人过来,那些乡巴佬不得羡慕死我们?”

    大街上充满了笑声。

    刘备、荀衍视察完水泥路回来。

    有了张纮分担政务,荀衍轻松了不少,竟也有空和刘备坐在一起喝茶了。

    荀衍兴奋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