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变通

    第192章 变通 (第2/3页)

    “不用干活,月俸照拿不误,如此好事也就只有陈同知能办到了。”

    “能活多久都不知,何必羡慕他。”

    此话一出,诸多抱怨尽数消失。

    众人均是一副讳莫如深的神情。

    此时的马车已经摇摇晃晃出了府城,进入陈砚所住的宅院后,陈砚下了车,换了身家常的衣衫后,领着陈老虎从后门离开,沿着蜿蜒小路又走了一刻钟,这才到了一个私塾门口。

    私塾不大,只有十多个孩童,听说里面的夫子是位久考不中的老秀才,为了糊口便在自家给孩童启蒙。

    陈砚他们到此地时,学生们陆陆续续从私塾出来,三三两两地追逐打闹着回家。

    等到这些学生都走后,一位十一二岁的学童最后出门,将私塾的门关上,瞧见陈砚两人后便急忙迎了上来,喊了声老爷。

    学童衣衫虽整洁,却早已洗得发白,右脚鞋子的大拇指处还打了个补丁,可见其虽来启蒙,家境着实算不得好。

    陈砚说了句土话,那学童便道:“他问你是以前学过宁淮话还是来了宁淮学会的。”

    陈砚便想,那胡德运倒是多疑,竟还来诈他。

    其实陈砚并不懂宁淮话,哪怕他坐在大衙房里,也如同听天书。

    好在陈砚记性好,将那些官员所说的宁淮话记下来,再来个学童帮他翻译。

    学童要走科举,必定是要学官话的。

    那些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举人或许会站队,又或许与谁有牵扯,稍不留意可能就把陈砚给卖了。

    学童不同。

    一来他们尚且年幼,还想不到出卖他去谋前程,二来无权无势的学童实在入不了那些人的眼,就算想出卖也寻不到门路。

    那些家境好的子弟自是不会做这等麻烦事,但家境贫寒的学童,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就会耐心教导。

    陈老虎赶着马车在附近转了两三日,终于找到这个小小的私塾,而陈砚也选出了最合适的人选。

    半个月下来,他将整个府衙的官员全部记住,连他们名字都土话如何发音也都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