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本以为是王炸开局

    第1章 本以为是王炸开局 (第2/3页)

时被送到南京的私塾,到今番进入体制,都少不了孙老叔在其中帮衬。

    就凭这两点,竹石清也能说服自己继续在这个牛马岗位上干下去。

    有多牛马呢?

    民政科,其主要工作包含地方行政、警政、交通、卫生、赈济、土木、文书等诸多环节,然而,实际工作做下来。

    就剩一个字:写。

    事实上懂行的兄弟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江宁县接入南京管辖后,新设建设科与教育科,与原本存在的民政科、财政科、军事科、社会科、总务科一道构成了江宁县的治政体系。

    而各科之间的工作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可以说不少工作还有着直接或是间接的职能冲突,例如,县里来了一伙灾民,在县长大人理想的情况下,由民政科做好灾民信息汇集,社会科依据相关救济制度向财政科要钱,然后财神爷打钱,万事大吉。

    然而现实的情况恐怕是,外面来了一伙灾民,捉襟见肘、衣不蔽体,乌泱泱一大片就进了城,民政科去了问不出姓名和由来、社会科去了鉴定不出救济等级、到了财政科就简单了,无论前两个哥们怎么忙活,他就一句话:“没钱。”

    于是事情便简单了,民政科开始认为救济灾民这种事,登不登记问题不大,直接让社会科去按章办事就行。

    社会科如何愿意自己白忙活,更何况去灾民那晃一大圈,结果政府一给不出钱、二给不出粮,最后招骂的还不是自个?每月那点薪水都不够养活一家老小,索性不惹这个麻烦,不去了。

    但是,毕竟是一国首府,老是出现恶性社会事件也不是办法,县长嘴里喊着要退要退,依旧怕哪天真来个大员一把给自己撸了,那还怎么吸乡亲们的血?

    摸着脑袋想了半天,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写。

    写得好,才重要。

    有时候,善于写文章、做汇报能解决很多问题,辞藻华丽可歌颂政绩、落笔凄婉可以赢取支持、晓以利害可以表达无奈、论调高昂还能鼓舞士气....

    而这几年,竹石清忙活的就是这个工作,从破砖烂瓦到楼阁耸立,从饥寒交迫到路不拾遗都只在笔尖之下,可以说在竹石清的汇报里,江宁县已经做到百废俱兴,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而竹石清虽仍在民政科,却干起了全县的文书工作,搞得同事们直接喊他竹秘,竹石清对此也只是苦笑,至少话头上“升官”了。

    民国二十六年的年初,年味方才散去不久。

    彩红的金丝灯笼挂在南京大街小巷的街头还未撤去,巷尾的瓦檐侧堆积着爆竹的紫红色碎屑,弓着背的车夫拖着黄包车进进出出,前往各地的客商也催马启程。

    国民政府更是热闹非凡,别克车几乎停满了整个府苑,身着中山装的各处官员无不夹着文件,此番景象,从日出到黄昏,从未断绝。

    江宁县作为南京城的西南门户,自然是不能缺席的,刁县长谁也没带,唯独带上眉清目秀的小白脸竹石清。

    毕竟,凑在一起开大会的机会可不是时时都有的,作为一个地方主官,获得了一个直面高级领导的机会,没准一个顺眼,那就高升了,要论谁最善于包装县里的工作,那可不就只有这个小白脸了么。

    且不说去年年底国府出了一件大事,委员长于西安被擒,彼时着实给整个南京政府带来了不小的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