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李世民:讲道理太累,还是劈雷省劲儿!【求月票】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75章 李世民:讲道理太累,还是劈雷省劲儿!【求月票】 (第1/3页)听到有任务,陈汤立马来劲了:
“什么任务?杀人还是放火?要不要我去南匈奴那边绑两个王子,讨要两尊祭天金人埋武成王殿门口?”
武帝世界一直在大杀特杀,阿汤哥眼瞅着匈奴那边一堆堆的功德等着爆,心里急不可耐。
周易说道:
“杀匈奴的事先放一放,这次出关,俘虏别杀光,押着他们把整个萧关道的路修一遍,再去黄河边上,找一处适合搭铁索桥的地方,以后有机会的话,建一座横跨黄河的铁索桥,增加长安对西域的掌控力。”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一直都是从长安出发,沿泾河谷出萧关,到黄河边渡河,直接抵达武威,是不走陇关道的,更不会绕行兰州所在的金城。
但现代资料为了证明兰州的重要性,反复强调丝绸之路走的是陇关,还从兰州经过,真正的丝绸之路萧关道却没多少人知道。
趁着陈汤去剿匪的机会,重新把这条路蹚一遍,修一座桥,大力开发凉州和西域。
至于修桥的材料,周易打算回头从张玉强的起重设备厂买点钢索,通过混凝土和化石符,用玄学科学双管齐下的方式,修一座横跨黄河的大桥。
有了桥梁,长安和西凉西域的沟通会更加频繁,能够有效阻止人口胡化。
听到在黄河上修桥,陈汤的眼睛瞪得铜铃一样:
“仙长,跨度那么大,能修通吗?”
周易说道:
“所以我想让你找个适合修桥的地方,桥修在哪,就在哪里建一座县城,土豆和玉米种子管够,外加向日葵之类适合西北种植的农作物,盘活一座县问题不大。”
西施听得美目涟涟,主动加入了话题:
“仙长,修跨河大桥的材料够吗?施工难度应该很大吧?”
周易将竹简放下来,笑着说道: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若你想去远方,那就现在出发,缺啥少啥,路上再想办法……有时候就得像车轮子那样,只要能转起来,动起来,很多担忧的事情,说不定就迎刃而解了。”
这话听得一向求稳的西施浑身一怔,随即郑重的向周易行了一礼:
“我懂了,多谢仙长为我开悟。”
周易:????????
不是,我就说了一下文青们的语录而已,你咋还开悟了?
陈汤倒是很乐观:
“如今已经七月底了,前期勘察走访结束,今年就差不多过去了,想要明年动手,至少等三月春暖花开,大半年的准备时间,足够了。”
他不光计划好了勘察叙道路,甚至连抓匈奴人和羌人修路修桥的事,也有了大致的计划……兵马未动,劳力先行嘛!
周易拿着一张西汉末年地图说道:
“长安北部的渭河上至少要修两座桥,东边西边各一座,关中和河东郡相连的蒲阪渡口也要想办法修一座桥,哪怕是浮桥呢,至少得通车。”
贞观时期,唐太宗下令铸造了好几尊六十吨左右的铁牛摆在蒲阪两侧,作为半永久浮桥的锚点。
蒲阪浮桥三月搭建,十月拆除,冬季直接走冰面,几乎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