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握手,言和
第三十七章 握手,言和 (第2/3页)
如果说官场上都是世态炎凉,那倒也未必,因为活着的人总要做点样子遮羞,哪怕只是随口一句说情的话,落在底下人耳中都能变成狮子吼。
那几名负责审问的大理寺官员还在满面愁容的商量,这时候,外面有人喊道:
“狄公来了!”
大家都霍然抬头,狄仁杰的本事,不仅仅体现在一年之中成功断案一万七千余件里面,最难能可贵的是结果几乎挑不出任何差错。
官员们都迎接了出来的,在门口迎着狄仁杰,赶紧嘘寒问暖;后者介绍了一下武安和周兴,但大理寺的官员对他俩兴致缺缺。
一个是无名之辈,另一个更是给他们狠狠增添工作量的,能有好脸色才怪。
“狄公。”
一名官员小声道:“魏公等人先前要么是亲自来,要么是派人来过,给那些犯官家眷送了衣物吃食。”
虽然那些大臣没替牢中的犯官家眷们说话,但这举动已经表明了一些态度。
“去看看吧。”
狄仁杰开口道。
一名文吏立刻主动走到前头带路,穿过官衙,领着一行人进入大理寺的地牢之中。
阴暗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昏暗的环境让人根本无法分辨白天黑夜,有些犯人只是在这儿关上几天,甚至不用拷问,精神都会面临崩溃,只求赶紧说出点什么。
哪怕是出去领死,也比留在这个鬼地方发霉发臭强上百倍。
那名文吏举着火把,在几座牢门前停顿下来,低声给狄仁杰说着一个个犯人的底细。
武安跟在后面默默地听着,他心里很清楚这些犯人之所以能让大理寺上下忙的焦头烂额,唯一的原因只能是有人不许他们吐露消息,应该也是给出了相当的许诺。
牢里的犯官家眷们,有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自家的家主已经死了,也知道是谁杀了家主。
所以无论是出于仇恨还是为了接下来的生存考虑,他们都不能松这个口。
除此之外,就是有人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官府也没有拷问他们,所以他们连一份供状都写不出来。
你问了我三天三夜,问我认不认罪......你倒是告诉我该认什么罪啊!
狄仁杰神情肃然,逐个看了那些蜷缩在牢房里的人,随即吩咐“开庭”,但武安注意到,他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几名地位较高的犯官家眷被带到堂内,一名大理寺官员这时候凑到狄仁杰身边,低声问道:“狄公可有办法让他们开口?”
“总不能屈打成招吧?”
狄仁杰反问道,官员愣了一下,这回答明显也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
武安在旁边默默看着狄仁杰,后者手里不住的把玩着一只玉佩,可见心思杂乱——不准用刑,只能审问,在这之前还给了犯人们私下串供以及和外界沟通的时间。
这能审出结果才有鬼。
武安又看了一眼站在自己旁边的周兴,后者也是微微皱着眉头的样子,迎上武安的目光,他想了想,低声道:
“武都尉,让大理寺里的这些虫豸们审,怎么可能审的出结果呢?”
仿佛是应了他的话,一名大理寺官员见那些犯人还缩着头不想老实回话,当即呵斥道:“当堂这位,乃是侍御史狄公,奉天子诏专门审问汝等,但凡有所问,汝等不可隐匿!”
这时候,堂下的那些犯人们之中,有人忽然高声喊道:
“狄公,小人有冤情,小人家是冤枉的!”
随即,那几个犯人都一连声喊着冤枉,有人更是在这时候上前一步,对着狄仁杰跪伏下来,一时间痛哭流涕,求他帮忙做主。
狄仁杰虽然没被这场面吓到,却也是微微皱眉坐在那儿,想着该如何应付。
片刻后,他抬起手制止了旁边几名想要代替他呵斥回去的大理寺官员,缓缓起身,对着几名犯人朗声道:
“本官奉天子诏清查案情,既然汝等喊冤,那本官定然会依据汝等所述,合理查案。”
这话说的,听起来像是狄仁杰被那些喊冤的话给架住了,不得不说几句场面话,然后再继续往下审。
但下一刻,狄仁杰指了指坐在旁边的武安,开口道:
“这位是折冲都尉武安,先前曾奉命查抄薛、郝二宅,现在,你们就把冤情告诉他,让他记下来,到时候呈递给朝廷。”
大堂内,这时候忽然安静下来,几个犯人都愣住了,抬头看着那个神情冷漠的黑衣青年。
一股寒意,也在他们心里猛然腾起。
如果说他们一开始看到狄仁杰的时候,心里想的是:
咦,他在这儿?
但当他们看到那个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