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我看干脆你来做这个太子吧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四十六章 我看干脆你来做这个太子吧 (第1/3页)

    据说,人在被剥夺了自由之后,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

    不管是多少年后,武安永远能记得今日的场面,他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但始终有人认可他的存在。

    人不是动物,不会在第一眼看到什么人的时候就把对方当母亲。

    可从河西到长安之间的数千里之间,这些河西军出身的将士,他们在这漫长路途中所遇见的最亲切的人,只有面前这个与他们同样出身的黑甲青年。

    在离开天后转身出来的十几步距离内,武安连续三次警告上官婉儿,如果没有自己的命令,那就不要发钱。

    他自然是有信心的。

    当初唐军主力困守承风岭,粮食即将耗尽,裨将黑齿常之率军中敢死之士五百余人夜袭敌营,血战一夜,溃围而出;

    夜袭成功使得吐蕃人的整个包围圈上打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各路唐军都开始向外突击,终于换来了李敬玄能够从容率领主力后撤到鄯州一带休整的机会。

    军队主力伤亡惨重,但并未全家覆灭,很多人都活了下来,没有重演几年前的大非川之败。

    当夜跟随黑齿常之的五百余兵卒死伤过半,其中就包括武安的所有部曲。

    所以不管是谁,只要是在那五百人里面的,十八万唐军全都欠对方一个活命的人情。

    更何况,武安在军中犯下的大罪,究其根源,其实也是因为李敬玄私扣军饷在先,而武安只是万般无奈,想要替自己的部下讨一个公道。

    同为武夫,

    武安更愿意去赌一下这些河西兵愿意偿还这份情义,而不是立刻上来就要拿钱收买他们。

    钱当然也很重要。

    不过先用人情搭路,再管够饷钱,人家才会觉得自己的忠诚是有意义的。

    对......武安的忠诚。

    “诸位与我一样,都是从河西被召到长安,举目无亲......放眼京城百里之内,无我等立锥之地。”

    武安的左手按在腰间刀柄上,右手握拳,对着面前的人群猛地一挥。

    “但是你们都知道,做我的手下,我不会让尔等受委屈,只要跟在我身后好好做事,待遇,永远不会差!”

    下一刻,他的声音更高昂了些。

    “这个月你们在长安的饷钱,按军中的三倍饷钱来算,今日便发!”

    人群内静悄悄的,没有人起头道谢,但所有甲士都开始沉默的躬身施礼。

    一百名披甲佩刀的河西兵,在这宫阙之中,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甚至是......他们和天后以及那位天子之间,也不过只是隔了几道宫门。

    武安忍住回头的欲望,他注意到庭院两侧的入口处有穿着特殊甲胄样式的兵卒,与河西兵的甲胄不同,前者的甲胄明显更威武更鲜明一些,没有河西兵身上那种风沙打磨过的感觉。

    那些人是羽林军。

    哪怕只是身着半甲,他们身上的甲胄和装备也明显比河西军要更好。

    只是,打过仗见过血的军队,和养在朝廷的所谓“中央精锐”,前后是两个层次的军队。

    呵,一群小辣鸡......武安收回目光。

    殿内,天后不知何时已经悄然来到殿门处,看着那道伫立在百余铁甲之前的黑色身影,眉头缓缓蹙起。

    “来。”

    一名小宦官立刻来到她身前,低头倾听。

    “传口谕,令南衙出面,收缴千骑营所有兵卒的甲胄,令千骑营上交一半弓弩,然后从南衙府库出一百把横刀和盾牌给他们。”

    小宦官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转身离去。

    ......

    “好的攥在手里不肯给,然后丢出一点残羹剩饭糊弄人?”

    韩王李元嘉一在桌案后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抱怨道:

    “往年临近年关的时候都有一倍俸禄和过年的年礼,今年朝廷却说左藏亏空,所有供给宗室的钱粮减半,这叫个什么事?”

    看来他对这件事的怨念确实不小,以至于见到武安后都要抱怨几句。

    武安默默记住了这个信息,试图套话道:“宗室是国本,朝廷怎么会亏待呢?”

    “哼,什么国本,不说是今年发生的这些事情......”

    韩王李元嘉冷冷道:

    “都说上阳宫即将落成,到时候天子天后又要巡幸东都,只怕到时候又要有不少宗室留在长安,守着过年的饥荒。”

    “大唐宗室......也会有饥荒?”

    “你那好姑母上位之后,时不时就说什么开源节流,为朝廷节省开支,她不敢对着那些动辄拥田千亩的大臣动手,就对着我们这些老实巴交过日子的宗室下刀。”

    韩王李元嘉阴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