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来吗?做吗?干吗?
第四十七章 来吗?做吗?干吗? (第3/3页)
敬玄玩味道:
“这一战若不是老夫最后赢了一场回来,还不知道她要如何发作老夫,只是,她现在既然觉得自个可以趁机搅风搅雨,反过来说,这其实也是我们的机会。”
两名老者都立刻闭上嘴,片刻后,依旧是最先说话的那人,谨慎道:“李兄,这话可不好细说吧?”
李敬玄微微摇头:
“天下动荡,北方突厥,西面吐蕃,南疆六诏,唯有这东,还没动过呢。”
随即,他又补充道:
“几年前故太子是怎么死的,到现在还没说明白,难道你们忘了?”
两名老者不由得对视一眼。
大唐的东面囊括海内,并无敌人,所以李敬玄口中的东,自然是指东宫。
“国本之事,还是留到朝堂上说比较好。”
一名老者站起身,肃然道:
“如果是光明正大的事情,朝堂上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可若不是明明白白,老夫不敢插手。”
他深深看了一眼李敬玄,居然直接推开门离去。
另一名老者留在原位,却也没立刻说话,李敬玄直接开口问道:“裴公愿意屈尊听一听么?”
老者叹了口气,语气里有些不甘:
“裴某不似李公,在朝中素有人望,只是身体疲乏,家中子弟又多是无能之辈,就算是有心相助,只怕也无力......”
他顿了顿,看向李敬玄,试探着问道:
“李公今日既然说这些,那......裴某斗胆问一句,是否是要下官去帮东宫说几句话?”
“确实是想让裴公帮帮东宫。”
“可是,能否请李公明言,究竟该怎么帮?”
李敬玄看着对方恳切的面容,心里却暗骂了一声老狐狸。
面前这老者名叫裴炎,出身河东裴氏,算是地地道道的名门出身,所以将来的路必然能走的更长远。
见李敬玄不说话,裴炎呵呵笑道:
“李公,其实先前的事情,下官也听说了不少,那场大捷是真是假,李公心里很清楚,而且陛下也不会因为这一次大捷就既往不咎了。”
听他说到要害,李敬玄的笑容当即僵在脸上,勉强道:
“老夫有些听不明白,只是东宫毕竟是国本......”
“再大的国本,也不能大过陛下。”
裴炎脸上仍是那副客客气气的表情,嘴里却冷声道:
“陛下身体是不好,让天后代为处理了一些事情,她平日里大是大非都还过得去,但毕竟是个妇人,看到好东西都喜欢往自己家里搂,这事情也不难理解。”
“那老夫能否这般理解?”
李敬玄笑着问道:
“裴居道与裴公你都出身裴氏,算是个亲眷,他的女儿也算是你的甥女,那厮只不过是武氏子弟出身,更不是嫡系大房,难道要让这种人娶你的外甥女?”
大族之间,还是相当看重这种姻亲关系的。
尤其是唐代的这段时期内,李唐统治者对于世家大族之间的通婚极为反感,时常加以打压,但这种不痛不痒的举动反而让更多的人开始觉得世家“特殊”。
一时之间,天下人莫不以娶五姓七望之女过门为荣。
裴炎神情不变,但却没有再立刻驳斥,李敬玄当即趁热打铁道:
“听说裴公负责值守西内苑,可以出入宫门内外,到时候如果愿意帮忙,对您来说,也不过是顺手而为的事情,但太子殿下,必然谨记恩德!”
“禁苑?”
裴炎愣了一下,反问道:“太子要去禁苑做什么?”
......
“到时候,等内应打开禁苑大门,我军即可趁势向着玄武门推进。”
书房的门紧闭着,武安坐在太子对面,两人面前摊着一张舆图,上面的一些标识和地形极为清晰明显,赫然是宫内的舆图。
“可是......”
太子抬头看向武安,问道:
“你是天后的侄儿,却要为本宫拼死命,你这是图什么?”
武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
“臣敢效贞观旧臣之忠,殿下不敢学太宗皇帝之勇么?”
太子再度深呼吸,稳住心神后摇摇头:
“本宫并无野心。”
“臣得到可靠消息,陛下头风病重,在宫内已经昏睡三日不醒,天后下令封锁宫阙,不许外人随意出入宫禁。”
“本宫其实和左右羽林军里面的一些人,有点交情。”
呵呵......就武安对太子性格的了解,他觉得这“交情”肯定掺着水分。
这货怎么可能有在左右羽林军里安插势力的想法。
不过,不等武安质疑,太子就继续道:“左右羽林军里面有两个驸马都尉,都是本宫的妹夫......应该可以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