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章 不速之客
第一卷 第41章 不速之客 (第2/3页)
!贫困县的帽子戴了多少年?摘不掉!跟周边有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好的县比,经济发展滞后了不是一点半点。历任领导不可谓不努力,励精图治,可就是很难蹚出一条新路来!收效甚微啊!”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程飞,“我刚接任书记这个担子,说实话,能不能干出成绩,心里……没底!但我有决心!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书记您这份为民请命的决心,令人敬佩!”程飞由衷地说,“作为棠西的一份子,看到有您这样的父母官,我们都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他的恭维真诚而不谄媚。
郝东国摆摆手,眉头锁得更紧:“光有决心不够啊!程总,你看看咱们县:群山环绕,交通闭塞,要命的大动脉迟迟不通!发展大型工业?没有基础。可耕种农田?面积少得可怜。偏偏人口又是周边几个县里最多的!这要发展起来,难!难于上青天!”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带着深深的无力感。
“所以,”他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地锁定程飞,“我请你来,就是想请你这位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的能人,帮我指条明路!县委办、县政府那些笔杆子,坐办公室坐得脑子都僵化了,写的报告尽是些纸上谈兵的废话!我需要真知灼见!需要破局的思路!”他的语气带着殷切的期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程飞看得出来,郝东国这番话发自肺腑。这位新任书记,是真想做出一番事业,是真在为棠西的未来发愁。
一任地方官,不怕犯错,就怕庸碌无为。
感受到郝东国的真诚和急切,程飞也不再藏拙。
“书记,您太抬举我了。说到底,我只是个有点运气的生意人,谈不上什么高见。”程飞谦逊的开场,随即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但书记您既然信任我,问到我了,这就是对我程飞最大的鞭策!我就斗胆说说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也是这些年在外奔波,结合所见所闻的一点思考。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书记您多多包涵!”
郝东国眼中流露出激赏。
程飞这份在巨大成功面前依然保持的低调谦逊,以及眼中那份对家乡深沉的责任感和澎湃的事业心,正是他最为看重的品质。
“程总,但说无妨!我要听的就是你的肺腑之言,真知灼见!”郝东国鼓励道,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
“书记,”程飞的声音沉稳有力,“我认为,我们棠西,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要找到我们最核心、最具独特价值的优势资源!找到它,然后围绕它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将其价值发挥到极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盘活棠西这盘看似死局的棋!”
郝东国完全被吸引住了,屏息凝神,等待着下文。
程飞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语出惊人:“书记,您看,群山环绕,交通闭塞,这固然是我们的劣势,但换个角度看,它恰恰也可能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哦?”郝东国身体一震,不自觉地坐直了,迫切地追问,“愿闻其详!”他的眼神充满了惊奇和期待。
“书记,其实当初我做中汇厂,就基于这个思路。”程飞解释道,“我们是穷,但有些资源得天独厚,无法复制!比如我们东山脚下那片养殖区出产的黑山羊,肉质鲜美独特,这不正是这片山水赋予的吗?那么,我们棠西的群山之中,还隐藏着多少这样的‘宝藏’未被发掘?那些郁郁葱葱的山林本身,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待开发的资源吗?”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何必舍近求远,盲目去学东平的新农业、学凌华的轻工业?那不是我们的根!强行嫁接,只会水土不服,让我们陷入更深的被动!”
最后这几句话,直指要害,说得颇为尖锐。郝东国的脸色微微变了变,但他并未打断,只是眉头紧锁,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程飞见状,立刻缓和了语气,带着歉意笑道:“书记,我这点浅薄的见识,实在是不值一提,也就是您这样有包容心的领导,才能耐心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