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16章围绕文七妹大谈旧事
第 016章围绕文七妹大谈旧事 (第3/3页)
据说啊,就是在这时候,毛顺生与文七妹的父亲就已经给他们订下娃娃亲了......"
"这可有史书记载?"董醉听得较真起来。
夏草连忙解释:"我用 AI搜过,有材料在介绍领袖祖父的时候提到过这件事:毛恩普跟湘乡唐家圫的文芝仪常有往来。唐家圫跟韶山就隔了一座山,也就十多华里的路。文家日子也过得紧巴,文芝仪的父亲文作霖因为家里穷,干活又拼命,27岁就走了,埋在韶山冲龙眼圾,离南岸不到一华里。文芝仪就想跟毛恩普结个亲家,把自己的女儿文七妹许给毛恩普的儿子毛顺生。毛恩普虽说见儿子才 10岁,但也想早点给儿子订下媳妇,就答应了。"
"原来如此,这么一说倒也合理。"董醉这才松了口气。
"所以啊,我进一步推定:"夏草停了停,像是在组织语言,"大约 1882年,毛顺生的二姐也出嫁了,这时候毛顺生 12岁,估计那会儿他年纪小,力气不大,劳动技能也一般,家里主要还是靠父母干活。估计就是这时候,家里缺劳动力,经文七妹的父亲同意,15岁的文七妹就到了上屋场的毛顺生家。也就是在这时候,毛翼臣为了给两个女儿办嫁妆,还得给自己治眼疾、给妻子治病,已经向族人典当好几亩地了......"
董醉听到这儿,忍不住插话:"虽说还没正式结婚,但文七妹提前到毛翼臣家帮忙干活,这可能性还是挺大的。老鱼头,你是这地头的活字典,你可知道毛翼臣是向哪个族人典当的土地?"
村愚笑了笑,露出两排黄牙:"虽说这事儿没留下什么'录影石'——咱这山沟沟里也没那稀罕玩意儿——但依我看啊,应该是毛翼臣的哥哥毛德臣。几年前毛祖人买下上屋场及周边 45亩地,滴水洞楠竹圫那边还有祖宅,都在东茅塘那边,分家的时候分给了毛德臣,另外上屋场这边的 30亩地也归了他。而且毛德臣家人口多,生了四个儿子,还有女儿和孙子孙女,家里劳力足。他跟毛翼臣是亲兄弟,弟弟有难处,他出面典当弟弟的土地,既能帮衬着弟弟家渡过难关,又能把土地合到一块儿耕种,有土地作抵押,他肯定乐意干这事儿。"
"虽说没有确凿的史证,但这么分析下来,确实合情合理。"夏草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像是解开了什么难题。
董醉却又琢磨起来:"文七妹是不是到毛翼臣家当童养媳,这事儿也没有史书记载。不过按你这么一推测,倒也说得通。毕竟那会儿的人家,为了互相帮衬,这种情况也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