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河岸生物群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十三章 河岸生物群系 (第1/3页)随着时间的推移,初来此地的陈舟和保尔渐渐摸索清楚了草原上巨兽的行动规律。
西伯利亚野牛的主要食物为草,便逐草而行,大多数时候都能在水草丰美的大河两岸瞥见它们的身影。
此时的西伯利亚还未变成后世那样的冻土,虽然气候已经明显变冷,却还保有一种非洲大草原一般的气质,庞大的牛群齐齐过河的时候蔚为壮观。
至于猛犸,它们同样以草为主食,但也会用鼻子采食树上的嫩芽。
白天太阳最烈时,猛犸群会在稀树林地中歇阴凉,或是站到水中浸湿毛发,陪伴小猛犸戏水顽耍。
猛犸象的脾气看起来比非洲象友善,陈舟不止一次看到其它食草动物跟象群混合在一起,包括大角鹿和一种长脖子的骆驼,还有些许体型较小的野马。
这些食草动物成年以后的体型也就跟幼年小猛犸象差不多大。
小象对世界充满好奇,时常甩着鼻子跌跌撞撞地奔向其它动物,找它们玩耍。
受到猛犸象群庇佑的食草动物对幼象的忍耐度相当高,即使小象故意打扰它们休息,它们也不会攻击小象,顶多换个地方进食——
这不仅是因为猛犸替它们威慑了危险的掠食者,更因为成年猛犸就在不远处照看幼象。
这群肩高可达5m的庞然大物行走起来仿佛一座小山,纵观整个生物进化史,它们都是陆地上罕有的巨型生物,只要度过幼年这个危险期,成年后的猛犸象基本没有天敌。
无论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的掠食者都很清楚这点,因此它们始终对猛犸象群保持着最基本的尊重,这也是对大自然的尊重。
……
食草动物基本沿河流两岸零散分布,在河滩上则居住着另外一些生物,它们显然不属于古西伯利亚,或者猛犸平原。
在水边,陈舟见到了一些巨龟,它们的龟壳直径超过1.2m,三三两两地趴在被晒热的河滩上晒太阳,汲取着恒星传递给地球的热量。
可能是不适应高纬度地区的温差,这些巨龟都显得无精打采。
陈舟和保尔路过“龟栖滩”时挑选了一只体型较小的亚成年龟,在河边生起火把巨龟杀死后,用龟壳炖了锅龟肉汤。
没有盐,汤的味道自然称不上鲜美,所幸龟肉鲜嫩,吃起来也算别有一番风味。
可惜的是,龟壳毕竟不是金属,经不住火烧,尽管里面盛了水,炖过一次菜后也开裂了,不能重复利用。
托保尔的福,小锯齿虎们也难得吃上了这水里的动物。
比起坚韧的生鹿肉,炖熟的龟肉显然更加软烂,即便它们牙都没长齐也能咬断。
保尔背着小家伙们走了一上午,憋不住屎的小家伙们便在皮袋里“发粪涂墙”,弄得保尔后背臭气熏天。
中午休息时,保尔在河边清洗皮袋,喂肉的任务便交给了陈舟。
在皮袋里连拉带尿,小家伙们身上自然也沾染了屎尿,喂它们吃肉的时候陈舟满脸嫌弃。
小家伙们表现得对陈舟也不亲近,若不是熟肉的香气吸引着它们,它们恐怕都不敢靠近这个满身杀气的男人。
零零散散吃了几块肉,直到保尔洗完皮袋将袋子放在河边石头上晾晒起来,返回亲自喂小锯齿虎时,见到“亲妈”的它们才表现得欢实一些,一个劲儿地往保尔身边靠,顺势把涂在身上的屎尿蹭在了保尔裤腿上,弄得他满脸无奈。
……
几乎一整夜没睡,吃过午饭,陈舟让保尔休息了一会儿,他独自在龟栖滩附近走了一圈。
水边巨龟的数量不在少数,还有一些体长可达3.5m的巨蜥,它们的长相与后世的科莫多龙相似,身体粗壮,腿短,走起路总是大张着嘴,利齿间涎水的恶臭隔着老远都闻得到。
陈舟推测它们可能跟科莫多龙一样,颚部后生有毒腺,靠着毒素和庞大的体型,它们能猎杀一些大型食草动物。
不过在这片被时空管理局改造过的土地上,即使巨蜥体型如此庞大也免不了成为其它生物的盘中餐——
比如一种高达4.5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